2024-2025学年(上)百色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同学发现很多动物的名字都带有“鱼”字,他整理了下面四种动物的资料,其中正确的是(       

A.鳄鱼的牙齿有分化,增强了消化能力

B.鲸鱼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鱼类

C.比目鱼生活在海底,用鳃呼吸

D.娃娃鱼的体温恒定

2、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对微生物可谓“爱恨交加”。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B.微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C.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主要是防止乳酸菌进入

D.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夏天苍蝇和蚊子常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它们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一对触角,两对翅,三队足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生活在水中上,用肺呼吸

D.背部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改变均可引起遗传病

B.遗传病一般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预防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是正常的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5、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有性生殖原理

B.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是无性生殖

C.蛙发育包括卵、蝌蚪、成蛙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有

D.种子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6、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B.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C.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7、生物所以具有遗传现象,是因为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传给后代的是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性状

D.控制性状的基因

8、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两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9、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

C.能进行自花传粉的花一定是两性花

D.柑橘的果实是生殖器官,由子房发育而来

10、凹耳蛙(如下图)属于两栖动物,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是我国特有物种。下列与其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海葵

B.水螅

C.蟾蜍

D.沼虾

11、年初,我国的“深海勇士”号出海勘探,在1700多米的深海处意外发现了珍贵的约1.5米长的红珊瑚,形成红珊瑚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节肢动物

12、用小木槌敲打膝盖下方的韧带,会使小腿不由自主地前伸,这个动作是受_______控制的。

A.小脑

B.脊髓

C.大脑皮质

D.脑干

13、下列成语中,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金蝉脱壳

B.飞蛾扑火

C.蜻蜓点水

D.作茧自缚

14、“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写的动物是(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15、与小鸡相比,小狗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使小狗更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环境

16、下列微生物与其所生产的食品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霉菌一制酱

B.醋酸菌一制泡菜

C.酵母菌一酿酒

D.乳酸菌一制酸奶

17、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能高于正常值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8、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需要(       

①氧气                                 ②水分

③有机物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误食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会患病

B.醋酸菌、乳酸菌等分别应用于酿醋、制酸奶等食品工业

C.使用苏云金杆菌制成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

D.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0、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珊瑚礁的“建筑师”是珊瑚虫。珊瑚虫身体上生活的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当温度升高时,虫黄藻会逃逸,导致珊瑚虫群体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珊瑚虫通过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B.珊瑚虫是生活在海洋的单细胞动物

C.珊瑚虫与虫黄藻属于寄生关系

D.气候变暖可能会阻碍珊瑚礁形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说明血液由①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组成。

22、蚂蚁的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这样的发育叫做__________发育。蝗虫和蚂蚁的发育不同点是蝗虫没有___________的时期。

2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组成;靠_____或疣足辅助运动.

24、线形动物生活环境:有营自由生活的,如_______;有寄生在人、家畜和农作物体内的,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的_______里,靠吸食里面半消化的_______生活。

25、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遗传确保了生物性状_________的相对稳定性,变异为_______________提供了原材料。

26、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7、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__________ 。在输卵管中形成的细胞染色体为___________

 

28、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叫做________

29、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叫做动物的行为。

 

30、鲨鱼和对虾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蝙蝠和蝴蝶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连线.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

A图__B图__C图__D图__

(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

(3)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__

34、为了探究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因素,八年级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大小相近、生长发育程度相似的30只蝌蚪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只。

②按下表饲养三组蝌蚪

组别

A组

B组

C组

添加剂

甲状腺激素

____①_____

水温

20℃

_____②_____

12℃

其他

每天饲喂相同重量的同种饲料,定时换水和消毒

 

③每天观察并比较三组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暂不考虑出现蝌蚪死亡的情况)

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A、B、C三组中,蝌蚪的大小、生长发育程度、数量及水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方案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想要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果都以A组做为对照组,①和②处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组蝌蚪比A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蛙的发育特点是______发育。自然界中,蝌蚪通常在春夏之交发育成蛙,据此可预测A组蝌蚪生长发育的速度比C组_______

(4)有的同学认为青蛙是人类农业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减少对青蛙的伤害,因此每组实验使用1只蝌蚪就可以了。你认为这种方案合理吗?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