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成都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生物多样性包括(       

A.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D.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2、“秦岭金丝猴”堪称世界上最漂亮的猴子,它们群体生活,有明确分工,这种行为是(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群居行为

D.防御行为

3、人体屈肘运动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如下图所示),杠杆的支点是(  )

A.肘关节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桡骨

4、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生殖发育不需要水

C.卵外有坚硬的软壳

D.能在地上爬行

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以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加入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C.该实验装置应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以免植物枝条缺水干枯

D.一段时间后,用乙减去甲得到的数值,是植物叶片蒸发的水量

6、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根据定义分析,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直发和卷发       ②猫的黑毛和鸭的白毛       ③玉米的黄粒与紫粒       ④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⑤小明的身高和体重       ⑥人的卷发和狗的卷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7、小明在对水族馆里的六角龙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网查阅资料后发现,六角龙鱼幼体水栖,有3对羽状外鳃,成体常栖息在潮湿洞穴,也可用皮肤呼吸,四肢短小有趾,尾鳍发达。繁殖期会返回溪水中产卵。请你据此判断,六角龙鱼属于(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8、如图,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 S 型的曲 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  )

   

A.烧瓶容量的大小

B.放置时间的长短

C.有无氧气

D.有无细菌

9、许多细菌和真菌“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菌细胞中的核质没有核膜包被

B.蘑菇、香菇、海带都属于真菌

C.腐生的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

D.细菌和真菌均能依靠自己制造的有机物生活

10、下列是小琴观察鲫鱼的实验记录,错误的一项是(       

A.身体呈流线型,左右侧扁

B.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1、广东一男子从体内排出了一条5米长的虫子,该虫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种寄生虫可能是(  )

A.华枝睾吸虫

B.蛔虫

C.水螅

D.绦虫

12、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C.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鸟类在生殖发育中一定要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育雏等阶段

13、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下列全为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色盲

B.贫血、艾滋病

C.糖尿病、色盲

D.新冠肺炎、感冒

14、下列关于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B.真菌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

C.蘑菇和霉菌一样,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

D.蘑菇和霉菌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15、丫丫就读的学校开展了前往动物园参观的研学旅行活动,①蝙蝠、②乌龟、③鸵鸟这三种动物在丫丫的参观路线(如图)中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北京市自2020年开始将市属各公园的枯枝落叶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在下一年回归林地。这体现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  )

A.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B.参与物质循环

C.进行生物防治

D.与动植物共生

17、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①根冠细胞增多;②成熟区细胞长大;③分生区细胞分裂;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如图所示为某种流感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种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B.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C.主要由①蛋白质和②遗传物质组成

D.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该种流感病毒

19、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取名奥密克戎变异株。下列关于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比细菌要大得多

B.能够独立生活

C.属于细菌病毒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0、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关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2、病原体包括   和寄生虫等。

 

2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_____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24、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原始___

25、清明前后,鼠曲草花开遍地,许多闽南人能准确辨认并采摘,用其嫩叶做“清明果”.据了解,鼠曲草含有的遗传信息丰富,药用成分多样.据此,请判断对错.(对的√,错的×)

(1)分辨鼠曲草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2)鼠曲草这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  

26、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遏制了新冠疫情,中国抗疫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向全球推广。以下措施可降低感染的风险:①勤洗手。②正确佩戴口罩。③少聚会、少聚餐,推行“公筷制”“分餐制”。④室内消毒。

材料2:lgM和IgG是在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两种抗体,其产生及含量变化过程如如图所示。材料3: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于2021年2月启动疫苗接种工作。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具有________性,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

(2)材料1中所述的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分析材料2可知,在潜伏期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抗体lgM和IgG,所以从“传染病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角度来看,此阶段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________(填“抗体”或“核酸)检测。

(4)分析材料3可知,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此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8、爬行动物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上产卵。

29、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生物。

30、在分类学上,植物的一朵花由________组成,并且呈________排列,这样的植物属于十字花科。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你将鸡卵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不适应环境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请你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诗词并回答问题。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中描述的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西塞山前白鳖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诗中描述的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写出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诗中描述的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屠呦呦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在分类学上,青蒿和蒲公英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棉花相比,青蒿与蒲公英的亲缘关系更近

B. 与蒲公英相比,青蒿与棉花的共同特征更多

C. 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 蒲公英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