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存在( )
A.甲烷
B.氢气
C.氧气
D.氨气
2、“公鸡打鸣”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③动物生来就有的 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洪水来临时,蚁群通过不同分工各司其职,直至到达安全地,蚁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节律行为
C.繁殖行为
D.攻击行为
4、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④细菌的分裂生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来
B.人体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关节囊对关节起保护作用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6、有同学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后做了以下一些总结,其中有误的是( )
A.从鱼鳃流出的水比从鱼口流进的水: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B.两栖动物卵产在水中,爬行动物卵产在陆地,它们都可以水陆两栖
C.鸟能飞是因体呈流线型,有翼,骨轻,呼和吸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等特征
D.蚯蚓湿润体壁与蛙皮肤都密布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7、东营的金泥湾是夏日东营人赶海休闲的好去处。李亮赶海的收获有:海星、海葵、文蛤、香螺、竹蛏、海胆、海肠、螃蟹、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8、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使用地热、水能、核太阳能等天然能源
B.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
C.限制工业的发展
D.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9、水螅和涡虫的身体结构都十分简单,二者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口内有管状的咽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10、小明在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时,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下列对于这一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B.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C.引起小明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D.该过程可以说明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11、桃花水母(如图)有着“活化石”之称,这种古老的稀有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判断,桃花水母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2、下列不能称为动物行为的是( )
A.猎豹凝视斑马
B.孔雀开屏
C.蛇冬眠
D.狮子血液在体内流动
13、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B.青蛙水陆两栖,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蜥蜴用肺呼吸,卵有坚韧的外壳,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D.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14、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A.关节软骨、骨骼肌、关节腔
B.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
C.关节头、关节滑液、脱臼
D.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头
15、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下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爬行类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翅目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B.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体表的气门呼吸
D.幼体和成体差异很大,发育过程都属变态发育
16、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2条
B.6条
C.12对
D.6对
17、草履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是因为:
A.它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B.它的身体没有外骨骼
C.它的身体内没有脊柱
D.它生活在水中
18、雨后常见到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
A.雨后土壤中氧少,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雨后土壤中食物不足,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C.蚯蚓爬出地面交配产卵
D.雨后土壤中压力加大,蚯蚓无法运动
19、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是神经元的突起
B.③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D.从结构层次来看,神经元就是一个细胞
20、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21、基本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___; 用_____呼吸; 在_______产卵,卵表面有___________。常见的爬行动物:龟、鳖、蛇、鳄。 它们都是_______动物。(变温/恒温)
22、生物学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3、观察蝗虫,完成以下题目。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 ____.
(2)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蝗虫共有__________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__________.
(4)蝗虫的翅共__________ 对,是它的__________ 器官.
24、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的,并且通常是_______的,由此可知,在体细胞中____和______也是成对存在的。
25、解读曲线图: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 、 、 、大肠和肛门组成;
(2)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3)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 ;
(4)淀粉、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 ;
(5)由肝脏分泌参与脂肪消化的物质是 。
26、转基因技术就是一个生物体的_____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_____中的生物技术。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_____。
27、一朵花通常由花柄、花托、__、__、__和__组成.
28、不经过________ 的结合,直接由 _________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29、优生和减少遗传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一个晴天的上午,某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实验中,将一盆栽植物的分枝上套上一个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快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较丰富,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
31、将主要特征与相应的动物类群连线
32、大脑皮层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越强。( )
33、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如图是大豆植物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有______。
(2)图甲中新植株的幼体是[ ]______,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 ]______中。
(3)大豆植株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______。
(4)从丙图到丁图,大豆必经的两个生理过程是______和受精。
(5)图丁中的②是由图丙中的⑥______发育而来的。
34、人的耳垢有油性(油耳)和干性(干耳)两种,受单基因(A、a)控制。如图表示某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父亲是油耳,小红是干耳,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遗传学上称为___。
(2)根据图示判断,显性性状是___,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
(3)小红的父亲是油耳,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填字母)。
(4)小红的父母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干耳女孩的概率为___。
(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科学道理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