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胡杨河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3题,共 115分)

1、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体积分别为。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2、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彩超检测机

B.倒车雷达仪

C.声呐探测器

D.地震预报仪器

3、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反射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4、端午节当天,⾈竞技表演精彩纷呈,一会⼉逆流而上,一会⼉顺流而下,各⾈或头并进,或交替领先,⾈上的指挥者稳稳地站在⾈上指挥着队员们进行各种表演,这里“指挥者稳稳地站在⾈上”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水

B.同⾈上的队员

C.周围的

D.岸上的景物

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则下列对液体密度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7、一桶水倒了一半还剩一半,水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

B.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太阳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9、下列关于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10、考古学家观察出土文物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来观察文物,这个光学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玻璃板

11、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13、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处冒出“白气” B.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山慢慢消融 D.利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14、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乙物质的密度为

16、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7、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9、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20、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之外,还采用了一种物理实验方法,这种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中用到的方法相同(  )

A.探究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

B.利用乒乓球和音叉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研究光现象时,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

21、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22、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23、如图所示,电影《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的士兵们趴在雪地上岿然不动,他们身上“霜”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凝固

二、(共1题,共 5分)

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里的“高”、“低”实际是指_____

26、为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课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该实验要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实验室,图乙中A同学用50牛顿的力拉B同学手臂,未能将B同学手臂拉起,则B对A的拉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牛。

27、为了早日战胜疫情,疫情严重期间大家都自觉在家隔离,楼上小朋友蹦蹦跳跳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吵闹,我们觉得声音吵闹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个特征。我们午休时戴上耳塞,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8、重力为1.2×104N的一辆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轿车受到的阻力为2×103N,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1.5×105Pa,则小轿车与路面接触面积为_________m2,轿车牵引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轿车沿圆弧道路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合力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29、在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_____。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_____运动(填机械或分子)

30、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1、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   (填需要不需要)介质。

(2)如图为太阳系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凌日现象(选一个行星)。

 

 

32、夏天清晨,小明在海湾公园晨练,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_____;他看到平铺在水面的荷叶上两滴露珠接触时,会迅速自动结合成一滴大水珠,表明分子间存在 _____

33、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2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水_____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四、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

(1)活动一小丽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丽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小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可以激起水花。

通过对上面的两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将金属衣架悬挂在细绳中央如图(a)所示,当同伴轻轻敲击衣架时,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_____传到耳中的;

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并用两个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再让同伴轻轻敲击衣架,这时你听到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到耳中的;而且我们还会发现,用食指堵住双耳比直接听到声音_____更大,音色更好。这又说明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速度将_______(选填“变快”或“变慢”)。

(3)活动三: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_________(填“小”或“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并且可以由此推论: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抽气一段时间后小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五、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十一”黄金周,小珊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茶壶的容积为600mL,若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

37、重为1.5×104牛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1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牛?

38、小撒乘坐出租车去图书馆,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m/s

(3)若出租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则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六、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请作出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ab两条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a与两焦点连线平行,b经过透镜中心)。

40、请你画出图中两条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41、请作出图中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