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昌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为大肠杆菌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B.属于真核生物,②是DNA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有鞭毛,能运动

2、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细胞结构

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3、如图表示马铃薯的繁育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此生殖方式,不相同的是(       

A.桃树嫁接

B.月季的

C.小麦用种子繁殖

D.桂花压条

4、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进行分裂生殖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有细胞壁

D.是多细胞生物

5、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卵壳,其上有气孔

B.②是胎盘,内含有细胞核

C.③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④是气室,有利于贮存气体

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B.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虾、贝壳、乌贼等都是软体动物

D.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包有贝壳

7、生物技术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①器具原料消毒、②微生物接种、③微生物发酵

B.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C.克隆羊“多莉”是与供核母羊在遗传上相同的新个体

D.制作面酱时,利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之有甜味

8、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生产者的是丙

B.序号①表示呼吸作用

C.表示消费者的是甲

D.蚯蚓可以充当图中的乙

9、2023年4月,以“深度认知疫苗,助力科学传播”为主题的“疫苗科普知识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提升公众疫苗素养的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疫苗认知。下列疫苗的认知中,较科学的是(       

A.是一种有活性的病毒

B.是一种抗体

C.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D.是一种抗生素

10、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处于(       )阶段

A.蛹

B.幼虫

C.若虫

D.成虫

1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外部形态,可将细菌分为球菌和不规则菌两种

B.大部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

C.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中无细胞壁

D.细菌的细胞外都有荚膜和鞭毛,起保护作用

12、根据林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每种物种的科学名称组成是(  )

A.科名+属名+种加词

B.科名+属名

C.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可省)

D.属名+种加词+命名者(缺一不可)

13、狂犬病是由于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下列和狂犬病病毒属于同一种类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

B.大肠杆菌噬菌体

C.萝卜花叶病毒

D.艾滋病病毒

14、一个豆角中有10粒种子,一个豆角形成需要的花粉数和胚珠数分别是(       

A.20、10

B.10、10

C.10、20

D.20、20

15、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跳跃、行走

16、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17、一个多指(Dd)的男人和一个正常的女人结婚,婚后生下一个多指的孩子,他们打算生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A.75%

B.50%

C.25%

D.0

1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老马识途

19、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Ⅰ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Ⅲ可表示体内受精

C.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B是幼虫,则D是成虫

D.图乙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B是幼蛙

20、夏季,西瓜成为人们的首选水果。西瓜的形成要经过(  )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人的 动作完成这个动作牵涉的关节是

2通过神经调节,是[ ]   处于舒张状态,[ ] 处于收缩状态,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个动作。

 

2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_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_

 

23、当骨骼肌受到_____传来刺激收缩时,会牵引__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产生了运动.

 

24、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___(分生组织)紧密结合。

25、生物体所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性状。

26、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_____

2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28、受精的鸡蛋里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卵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9、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0、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小虾的保鲜方法。请回答:

组别

鲜虾数

包装

存放位置

时间

颜色

A组

10只

保鲜膜

冰箱

二天

保持原样

B组

10只

保鲜膜

室内

二天

有异味.变成白色

 

(1)A组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

(2)B组鲜虾变质了,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组实验相互形成_________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想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现象与行为方式相连。

(1)一群蚂蚁搬家 A.觅食行为

(2)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   B.社群行为

(3)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   C.争斗行为

(4)孔雀东南飞 D.繁殖行为

(5)孔雀开屏 E.节律行为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包含__________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

(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食物链传递;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4)生长在该草原上的蘑菇,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其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

34、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并回答:[1]和[5]门齿的作用是___;[3][4]___的作用是___;[2]的作用是___

(2)[___]图是家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有______,没有___,这与___生活相适应。[___]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___ 尖锐锋利,适于___,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