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完成该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伸肘时,上臂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该动作不是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2、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养出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 )
A.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氮肥生产量,节约能源
C.避免使用氮肥过多引起的环境污染
D.改良土壤结构
3、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在飞行时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的节奏同步,对蝙蝠来说,在拍打膜翼的同时发出声音能够节省能量,从而导致动作和发声同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属于鸟类
B.蝙蝠具有牙齿的分化
C.蝙蝠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D.蝙蝠在飞行时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同步有利于生存
4、小华打篮球时不小心造成肘关节脱臼,脱臼是指( )
A.关节囊破裂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
C.关节软骨从关节窝上脱离
D.关节韧带从关节囊上脱离
5、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两侧对称,利于感知来自各方向的刺激
B.软体动物的双壳类靠入水管摄取水中食物颗粒并排出食物残渣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灵活,肌肉和骨骼配合完成运动
D.青蛙前肢短小,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6、蜥蜴眼睛视野比青蛙的窄,但却能更好地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身体有( )
A.头部
B.颈部
C.躯干部
D.四肢
7、近日北京各个水域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据介绍,这种生物出现于约5.5亿年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该生物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8、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极地生态系统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10、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11、下图表示近视眼形成原因之一,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②对光线进行折射
B.③上形成模糊的物像
C.大脑皮质形成视觉
D.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2、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4]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图二中⑤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C.图一中组成胚的结构是1、2、4
D.大豆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13、从生殖和发育方面来看,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
①摆脱了水的限制②体温恒定③产有卵壳的卵④体内受精⑤体外受精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14、蚯蚓将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蚯蚓粪,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下列有关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B.蚯蚓通过肺进行呼吸
C.蚯蚓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D.蚯蚓的体节有利于躯体灵活运动
15、下面描述的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C.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6、2013年3月底,在上海、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目前疫情已经逐渐平稳,多地已将疫情防控等级降低。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是植物病毒
B.具有细胞结构
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17、龟兔赛跑中,兔子因为中途偷懒睡觉导致输掉了比赛,在兔子奔跑过程中,其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是( )
A.骨、关节、肌肉
B.骨骼、关节、肌肉
C.骨、关节、肌腹
D.骨、肌腱、肌腹
18、一首“红伞伞,白杆杆……”歌谣在网络上走红,歌曲以诙谐的歌词提醒大家不要误食毒蘑菇。下列关于野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有叶绿体
B.有成形的细胞核
C.进行分裂生殖
D.细胞外有荚膜
19、对某地古人类遗址挖掘过程中发现乙层有直立人化石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层肯定有智人化石的存在
B.丙层肯定有能人化石的存在
C.丁层可能有能人化石的存在
D.丁层肯定有南方古猿化石的存在
20、青头潜鸭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
B.翼宽大,胸肌发达
C.牙齿利于摄取和消化食物
D.骨骼轻,可增加飞行动力
21、先天性免疫又叫______免疫,对______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22、鱼能够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特点是:一是能靠___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
2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疟疾是疟原虫侵犯红细胞而引起的血液传染病.人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
A. 加速血液凝固 B. 抵抗入侵的病菌 C.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对疟疾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
2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
25、螳螂的发育要经过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26、如图是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探究的生理活动是_____.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_____运走耗尽.
(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选填“a”或“b”).
(4)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_色.
27、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酝制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斗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_____,这就是植物_____技术。
28、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__;体表有____;有口无肛门。
29、线形动物的身体呈_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_。
30、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_____和_____。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关节面多为一凸一凹的结构,分别叫_____和_____。
31、将左右两边相关的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32、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往往很稳定。( )
33、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作用,植物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并释放出_____。
(2)B代表_____作用,该过程吸收_____,产生_____气体。
(3)C代表细菌和真菌的_____作用。
34、一年中,从春末到秋初,保存不当的食品就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一周后的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 |
(1)A组和B组构成对照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B组和C组构成对照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根据经验可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_____。
(3)B组的新鲜橘皮,一周后的发霉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散落到橘皮表面并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的。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可知,我们应把食品保存在_____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