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水生
B.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N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N可以表示结构层次具有系统
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主要用肺呼吸。”这是下列哪类动物的特征( )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3、奶茶中的椰果主要以椰浆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属于细菌)发酵制成。下列关于木醋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从椰浆中获得营养
D.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
4、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通过生活经验获得
B.高等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学习行为是与生俱有的
5、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合称为子实体
B.蘑菇是原核生物
C.蘑菇是通过②处产生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D.④是菌丝,能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无机盐
6、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而不吃其他植物。下列有关这一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B.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
D.与蚯蚓走迷宫的行为不同
7、如图是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杆菌、球菌、螺旋菌
D.杆菌、螺旋菌、球菌
8、下图中图乙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
A.包饺子时白菜馅出汤
B.萝卜腌制后变软
C.海水稻正常生活在盐碱地
D.一次性施肥过量烧苗
9、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自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非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B.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C.选择价格高的药物
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10、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蜇的身体有内、外二个胚层
B.海蜇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内胚层中
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海蜇与水螅、涡虫同属于腔肠动物
1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类性别的男女之分
B.水稻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
C.果蝇的残翅和苍蝇的全翅
D.小蕊的左撇子和小华的右撇子
12、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属于真正的鱼类( )
A.娃娃鱼
B.鲳鱼
C.鲸鱼
D.章鱼
13、图示为三种类型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根据其形态判断甲、乙、丙依次属于( )
A.杆菌、球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酵母菌、螺旋菌
14、下列动物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钩虫
B.珊瑚虫
C.涡虫
D.线虫
15、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6、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
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17、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
18、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后代抵抗力强
B.近亲结婚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
C.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D.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概率大
19、青少年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垂体分泌某种激素,导致生长缓慢。这种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21、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没有两部分组成,没有________结构.因此,病毒只能________ 在活细胞里.
22、线形动物消化管的前端有_______________,后端有____________,消化系统更加完善。体表有_____________,起保护作用。
23、下图为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处于①②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
(2)处于⑤阶段时,体内有机物合成必需的原料是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3)对⑤进行移栽时,根部保留一坨泥土,目的是不要让___________受到损伤。请另举一例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 。
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饱满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实验结果如下表:
(1)通过本实验得知,________装置和丙装置验证了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2)上述实验还验证了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3)玉米种子萌发时,由胚乳提供营养使________发育成茎和叶。
(4)移栽成活的玉米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由________运输而来。
(5)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________。
25、人是属于_______类动物。
26、生活中常见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蜜蜂的运动方式是 。
(2)从动物行为的产生来看,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 。
(3)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划分于 ;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 行为。
27、活鱼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因为里面密布有______,并且每一片鳃由许多______构成。
28、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C.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足在口腔中进行,口腔的
温度大约是37℃。
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较长时间的咀嚼馒头能感觉到甜味,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分
解成了 。
②最适合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温度为
③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是或否)
④有同学说:“淀粉在口腔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这
句话中的两个明显错误是
29、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_________作用变成植物体中的有机物,这个过程在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2)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它将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图中分解者是[_________],主要是指_________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4)与能量流动特点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_________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0、目前地球上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是_____。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体表的结构连线.
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不一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______)
(2) 男女性别也属于性状,与遗传有关。 (______)
(3) 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______)
(4) 血友病患者的伤口流血时不易凝固,这种性状在他们的后代中
有可能出现,是受基因控制的。 (______)
33、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侧柱形图所示,请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它只能在__ 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除它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______。
(3) 制酸奶前,容器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 进行就地保护。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