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的足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中攀禽类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我们常见的啄木鸟就属于攀禽。以下最可能表示啄木鸟的足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
B.蚯蚓的身体没有背腹之分
C.图中①是蚯蚓身体的前端
D.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完成
3、海底透明鱼(如下图)的体表色素已退化,可直接看到内脏和骨骼。下列关于透明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透明特征无法遗传给后代
B.海底环境对透明性状进行了选择
C.海底环境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D.色素性状的表现与基因无直接关系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夏天的雨后,池塘中雄蛙齐鸣的景象。雄蛙可以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娃——青蛙四个阶段。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5、海岸边的乌鸦常以螺蛳、贻贝为食,它们物色到食物后,就用喙衔起食物飞到一定的高度,张口将螺蛳摔落在岩石上,待结实的硬壳破裂后,再飞下来享受美味。乌鸦的这种(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
D.取食行为
6、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是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的行为有利于繁殖后代
D.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有利于避害
7、生物防治有利于环境保护,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利用白炽灯诱杀白蚁
B.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
C.稻田里养殖青蛙以消灭害虫
D.利用大山雀防治松毛虫
8、每年的5月~7月,松花江全流域进入禁渔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有利于河流生态的修复
C.有利于保护各种水生生物
D.有利于开发松花江生态旅游
9、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下列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蚯蚓
B.蜥蜴
C.蜜蜂
D.草履虫
10、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不合理用眼容易引起近视,下列对近视眼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瞳孔变小且不能恢复
B.瞳孔变大且不能恢复
C.晶状体曲度过小且不能恢复
D.眼球前后径过长
11、下列微生物与其发酵的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
A.黄色短杆菌——酸奶
B.乳酸菌——醋
C.霉菌——米酒
D.酵母菌——酒酿
12、下列对线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有口有肛门
C.都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
D.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是雌雄异体的动物
13、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被敲打的感觉
C.若④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但形成相应的感觉
D.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一般是条件反射
14、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的分泌物形成的珊瑚礁鲜艳美丽,可大量采挖来制作装饰品
B.保护稻田中的青蛙,能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利于环境保护
C.蛔虫不会引起人体的寄生虫疾病
D.鼠患造成草场破坏,应彻底消灭它们
15、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
①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②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颜色鲜红④都分布在身体表面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6、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殖,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壁虎和长颈鹿
B.鲨鱼和青蛙
C.大鲵和乌龟
D.家鸽和金丝猴
17、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18、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C.芽孢可以使细菌度过不良的环境
D.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19、下列哪一种生物在分类上与其他三种生物不同( )
A.麻雀
B.青蛙
C.蚯蚓
D.家兔
20、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正确匹配的是( )
A.大象——爬行
B.蛇——爬行
C.乌龟——行走
D.蜈蚣——行走
21、生殖是指_____和_____的过程。
22、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_____,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身体的作用,并能防止_____,但其限制发育和生长,需要定期_____,它属于_____动物。
23、学习行为是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4、不易降解的农药会通过(__________)传递与积累,使处于食物链(__________)的物种遭受更大的毒害风险,直接威胁整个生态系统。
25、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是: 、 、 、 、 、 、 。
26、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 性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 。
27、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水通过口进入鳃,水中的 进入鳃丝中的血液,而血液中的 进入水中,因此从鳃流出血液是 血,而流入鳃的血液是 血,进行完气体交换的水从 流出。
28、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通常认为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具有特异性。然而1997年香港发现H5N1禽流感,2003年荷兰出现H7N7禽流感,2012年墨西哥发生H7N3禽流感,再到2014年4月底我国东南部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H7N9禽流感发病高峰再次出现,人数病例已突破300人,使人们认识到,流感病毒可跨物种传播,因而,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不要近距离接触不明野鸟和禽类。
(1)资料中专家表示“不要近距离接触不明野鸟和禽类”,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 。
(2)H5N1禽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下列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因。
【材料用具】健康小鸡若干只、H5N1禽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健康小鸡若干只均等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第二步: 。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H7N9禽流感病毒,观察其状况。
【实验现象】甲组小鸡 ,乙组小鸡感染了H7N9禽流感。
【实验结论】H5N1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
【分析原因】注射H5N1禽流感疫苗后,小鸡产生相应的抗体不能和H7N9禽流感病毒结合,因此,这种免疫具有 特点。
29、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__,因此鱼属于__________动物。
30、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_______到_______。
31、连线题
胚芽 A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芽轴 B雏鸟发育的部位
胚盘 C发育成茎
胎盘 D发育成茎和叶
32、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_______)
33、以下是五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乙、丙、丁与甲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它们三者的细胞里均有成形的___________。
(2)甲通过___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图丁中的a是___________,图中的乙、丙也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3)现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都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组成。
(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的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5)图中的乙能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
34、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二表示果蝇翅型的遗传(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作答:
(1)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请判断图一中______(选填“甲”或“乙”)表示雄果蝇体细胞,该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2)在一座海风很大的孤岛上,长翅果蝇容易被海风刮到海里淹死,所以残翅果蝇的数量居多,这种残翅变异属于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在图二中,亲代都是长翅果蝇,子代中也有长翅果蝇,这种现象称为______。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图二子代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数量比例为______。
(4)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中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中部分长翅果蝇的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不仅受______的控制,还受的______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