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蝉和黄雀都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用喙取食
B.脊椎动物
C.卵生生殖
D.体温恒定
2、生物学家为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分类单位中,物种的特征完全相同
B.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C.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D.同属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3、“闻着臭、吃着香”的美食——柳州螺蛳粉,已成为广西柳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螺蛳有圆锥形的螺壳,体表有外套膜包裹柔软的身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
4、细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细菌形态是( )
A.球状
B.蝌蚪状
C.杆状
D.螺旋状
5、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型塑造的典型“人物”。下列对各角色对应的动物原型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外骨骼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属于鸟类
C.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其生殖和发育过程需在水中完成
6、生物可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后代。下列必须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是( )
A.夹竹桃用压条的方法繁育
B.“试管”婴儿的诞生
C.克隆羊“多利”的问世
D.用枝叶上长出的小吊兰进行分株繁殖
7、运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蚯蚓的运动器官分别是纤毛、刚毛
B.动物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
C.动物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D.有机物在肌肉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可为运动提供能量
8、下图为青霉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菌盖,与青霉的繁殖有关—②
B.结构②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结构③为营养菌丝,能吸收外界水分和有机物
D.青霉的菌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9、秋风习来,湖水微漾,成群的野鸭在湖面戏耍。这是某同学赞美民丰湖的语句,下面有关野鸭的繁殖叙述错误的是( )
A.野鸭体温高且恒定,骨骼很轻,具有孵卵等繁殖行为
B.野鸭的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中
C.如图鸭卵中的①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需孵化时照蛋观察
D.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幼鸭,③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10、某同学在《植物志》中检索到高粱、花生、油松、海带、铁线蕨等植物,若想把上述植物分为两类,则最佳的分类依据为( )
A.有无经济价值
B.有无种子
C.是否能吃
D.有无果实
11、蝉蜕是一味中药,从外形看,具有翅芽的明显痕迹药,从外形看,具有翅芽的明显痕迹,它是蝉的幼体从土壤爬到树上蜕掉的一层“皮”。下 列有关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蜕具有翅芽的痕迹,说明蝉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蝉的发育过程只蜕皮一次
12、常见的单细胞真菌是( )
A.酵母菌
B.霉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13、据报道,某科研团队在体外成功将发育初期的人类卵细胞培育为成熟卵细胞,成熟卵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作用,这为生育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B.卵细胞是由女性的卵巢产生的
C.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 对常染色体+XX
D.卵细胞中包含个体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14、李明同学因走路不慎跌倒流血,但流出的血液不久便凝结而止血。这是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发挥了作用: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5、动物研究员记录了一种沙漠中生活的蜥蜴在不同地表温度下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与蜥蜴类似的是( )
比较项目 | 地表温度/℃ | 蜥蜴体温/℃ |
测量结果 | 26 | 25 |
52.6 | 39.2 |
A.信鸽
B.骆驼
C.蝰蛇
D.野马
16、如图是昆虫发育过程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幼虫与成虫的生活习性有较大差异
C.若该昆虫为家蚕,蛹期主要以桑叶为食
D.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7、如图是小明利用部分材料制作的用来模拟家鸽呼吸的模型,图中小气球模拟的结构及其作用分别是( )
A.气囊,辅助呼吸
B.肺,进行气体交换
C.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肺,辅助呼吸
18、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正确表示其反映的完整食物链的是( )
A.太阳→植物→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植物→蝉→螳螂→黄雀→细菌和真菌
D.植物→蝉→螳螂→黄雀
20、陆地环境干燥、复杂,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适应陆地环境无关的是( )
A.蝗虫体表覆盖外骨骼
B.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C.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
D.兔子有门齿和臼齿分化
21、夏天的夜晚,成群昆虫在灯光下飞舞是常见的现象。到底是我们较容易在灯光下发现昆虫的活动,还是昆虫喜欢在光线下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常见昆虫果蝇探究一下。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假设你用了20只果蝇。你打算把它们分成组,分别是什么组? (_____)
②现有暗室一间,两个开有小玻璃窗的封闭小木箱,窗前有果蝇的食物。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_____)
③你的实验方法是? (_____)
④每隔10分钟重复记录一次,某同学记录的结果如下:
记录时间 | 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 没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
10分钟后 | 8 | 1 |
20分钟后 | 7 | 2 |
30分钟后 | 9 | 1 |
40分钟后 | 6 | 2 |
50分钟后 | 7 | 1 |
分析以上记录,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2、观察鲫鱼形态图,思考分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鲫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1)体型呈_____型,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
(2)体表被覆____,在水中起保护作用;
(3)身体两侧有[④]____,能感知水流;
(4)运动器官是____,包括胸鳍,腹鳍,臀鳍,尾鳍等.
23、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照A、B两装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C、D两装置,_____装置能较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表皮上的_______散失到植物体外的。
(5)炎热的夏天,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阴影处感觉更凉爽,说明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能够降低_______________。
(6)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的湿度比农田上空的湿度高20%~30%,每亩森林比无林地至少多蓄水20t,降水多时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干旱季节又可以保持土壤湿润。这说明绿色植物对调节生物圈_________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4、学习青蛙生活史,请完成如下观察与记录:
青蛙生长发育过程
特点或变化卵的外面有透明的膜,卵朝上的部分黑褐色,朝下的部分浅色。刚孵化出来最初用_______进行呼吸,有尾,无_______,身体体形象______类动物;先长出后肢,再长前肢,尾逐渐消失。该发育过程叫__________。能够孵化的卵是______,
思考的问题其形态像鱼,说明青蛙与鱼类具有一定的_______关系。成体用____呼吸、皮肤能__________。
25、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1)甲乙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论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那么甲组的落叶将_________.
26、古人类化石表明,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四个阶段。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的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
27、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当你和你的朋友们一起参加足球赛,为了能够射门得分,你首先需要_____健康;如果你踢得好了,你会感到兴奋、快乐和自豪,这就是_____健康;当你与队友一起庆祝时,你和他人和谐相处,即显示了你的_____健康.
28、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______的关系,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离不开动物。
29、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是兔的牙齿,图中齿3的作用是 。
(2)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的相同点是 。
(3)图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兔是 动物。
30、_________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_________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别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海葵 A环节动物
②蛔虫 B腔肠动物
③沙蚕 C爬行动物
④大鲵 D哺乳动物
⑤眼镜蛇 E线形动物
⑥蝙蝠 F两栖动物
32、病毒寄生在活细胞里,利用该细胞内的物质和遗传信息繁殖后代。(_____)
33、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是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_____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2)房室瓣是存在于_____(填标号)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心房。
(4)血液流经肺部后,其变化是___。
34、动物界已知的种类超过150万种,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有着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请分析回答:
(1)身体呈辐射对称的类群和最简单的两侧对称类群分别是________。
(2)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类群是_____,该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3)两栖动物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已经初步完成了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在发育方面表现为:受精卵的发育在水中进行,孵化出没有四肢、用_________呼吸等与鱼类结构相似的幼体,并经过________,转变为具有四肢、用_____________呼吸的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