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所提及的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的是( )
A.汉口双鱼白锦鳞
B.早有蜻蜓立上头
C.鸣蛙已傍小池归
D.两个黄鹂鸣翠柳
2、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肌腱、关节
B.骨、肌腹、关节
C.骨、关节、骨骼肌
D.骨、骨骼肌、关节
3、下列有关人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是胚胎发育阶段
B.青春期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C.青春期结束时,生殖器官已完全发育成熟
D.月经的到来,表示一个女性已经具备了生殖基础
4、有人看小说时会被感动得流泪,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行为与它最相似的是( )
A.蜘蛛结网
B.望梅止渴
C.孔雀开屏
D.蜜蜂筑巢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
C.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近亲婚配其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加
6、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甲、乙、丙、丁四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将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列,正确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165 | 88 | 32 | 5 |
A.甲→丙→乙→丁
B.丙→乙→甲→丁
C.丁→丙→乙→甲
D.甲→乙→丙→丁
7、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4]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图二中⑤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C.图一中组成胚的结构是1、2、4
D.大豆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8、细菌、真菌虽然个体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却不可低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只要有细菌和真菌,人和其它动物就会生病
C.根瘤菌可以与豆科植物共生,促进豆科植物生长
D.腐生细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只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9、下列关于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蝌蚪用肺呼吸
C.成蛙用鳃呼吸
D.变态发育
10、卫生习惯不好的人易感染蛔虫病,下列关于蛔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有环形体节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体表光滑,有角质层
D.有口无肛门
11、动物的特征决定它们所属的类群。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的是( )
A.乌贼、蜗牛——软体动物
B.绦虫、轮虫——扁形动物
C.水螅、涡虫——腔肠动物
D.蚯蚓、蜈蚣——环节动物
12、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螅
B.沙蚕
C.钩虫
D.涡虫
13、在某次海棠文化艺术节上,一个盆景内的一株海棠同时开有三个品种六种颜色的花。请问园艺师培育它时采用的技术是( )
A.扦插
B.播种
C.压条
D.嫁接
14、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①墨鱼 ②鳄鱼 ③蜈蚣 ④鳖 ⑤家鸽 ⑥水蛭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5、下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16、下列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蚯蚓——蠕动
B.袋鼠——奔跑
C.鲫鱼——游泳
D.青蛙——跳跃
1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昆虫的头部具有口器,用于呼吸
B.鳖体表有甲,可维持体温的恒定
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D.狼的犬齿尖锐,可切断、咀嚼食物
18、图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DNA,是遗传物质
B.②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
C.②中往往有多个DNA分子
D.②表示染色体,主要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19、蛔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与其在肠道中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能力强
D.感觉器官发达
20、在农田中,大雨过后往往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B.土壤中缺少食物
C.土中水多,氧气少,无法呼吸
D.地面上温度高,有大量食物
21、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 的基础。
2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__的多样性、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的多样性。
23、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呢?取一条活的蚯蚓,观察它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首先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的许多小突起是 。
(2)观察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再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5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在观察过程中,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的做法是: 。
(4)在(2)中重复3~5次的目的是: 。
(5)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蚯蚓?答: 。
24、阳光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接着将甲、乙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从两装置中各取一叶片,经脱色、漂洗、碘液处理,变蓝的是取自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3)如果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然后移回至黑暗处较长时间,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 ,表明植物 作用释放的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25、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__%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活动或留在植物体内,其余__%左右的水都被蒸腾到大气中.
26、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小鸟喂鱼”属于____________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7、生活: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因为它的____________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蜥蜴头部后面有_____,因此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蜥蜴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蜥蜴皮肤干燥,表面覆盖_________________,既能保护身体,又能__________________;蜥蜴的_____比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_________的依赖,这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28、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分解_____,在贮存植物种子或其他器官时,一定要设法降低它们的_____强度。
29、遗传病是指由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疾病。其中,由染色体的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叫做染色体遗传病;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遗传病叫基因遗传病。
30、不同种类动物的体温有所差别。家畜的体温(直肠温度),马保持在__________,水牛保持在___________,猪保持在___________。家禽的体温较高,鸡和鸭的体温在___________。
31、请将血液中的各成分与其对应的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32、制备的培养基在接种前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
33、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期间,我国的9个牡丹野生种首次亮相。花卉专家利用这些牡丹野生种培育出了纯黄橙红等不同花色的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培育的牡丹新品种与亲本牡丹野生种在花色上有明显不同,这种稳定的差异属于__________变异(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2)花卉专家研究发现,纯种红花牡丹和纯种白花牡丹(基因用G、g表示)与纯种红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基因用A、a表示)的杂交实验现象有所不同,结果如图所示。
①牡丹的红花与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②牡丹杂交实验中,子一代性状不表现为红花,也不表现为白花,而是表现为粉红花。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366株,理论上粉红花植株的数量为____________株。
③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其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条。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__表示(填字母)。
④豌豆杂交实验中,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可让该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全是红花,则该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若后代出现红花和白花,则该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
34、如图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该图可看作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2)图中[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______和现成的______;它们能够将生物遗体进行分解,其中分解产物A是______,B是水和______,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