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不稳定
D.我国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下列生活中有关对细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泡菜
B.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利用霉菌可以制酱,利用细菌可以净化污水
D.制作馒头时,利用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3、下列各组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共生的是( )
A.反刍动物与胃瘤微生物
B.蚕豆和根瘤菌
C.人与肠道中的细菌
D.人与手足上的致癣真菌
4、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运动方式错误的是( )
A.袋鼠-跳跃
B.麻雀一飞行
C.鯉鱼一游泳
D.青蛙一行走
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内部还形成等级,有一个首领
D.群体内部成员必须保持平等
6、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
B.种类越丰富
C.数量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
7、下列关于果实和种子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草莓果实鲜艳诱人,容易吸引动物来取食,这不利于繁衍后代
B.蒲公英的果实具有伞状的细毛,能像降落伞一样随风飘散到各处
C.椰的果实表面具有构刺,易附着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带向远处,散布开来
D.虞美人的果实成熟后,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去
8、无土栽培是直接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营养液要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B.营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无土栽培具有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D.营养液中有机物丰富,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B.惊弓之鸟、大雁南飞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
D.青蛙冬眠、老马识途
10、小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经医生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当你来到一个岩石荒岛,岛上只有15kg玉米和1只鸡,怎么吃才能活更久?( )
A.先吃玉米后吃鸡
B.先吃鸡后吃玉米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玉米和鸡同时吃
12、如图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示意图,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13、2023年7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动物”)。下列动物都在名录中,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太白壁虎
B.东方蝾螈
C.三叶虫萤
D.东北刺猬
1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15、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如图为端茶杯时骨骼肌的活动情况,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肱三头肌
B.②是肱二头肌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6、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某种微生物体内,利用它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该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噬菌体
17、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家鸽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家鸽,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18、小凡同学平时养成的以下良好卫生习惯中,可以预防蛔虫病的是( )
A.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B.不乱用别人的牙刷
C.聚餐夹菜时使用公筷
D.饭前便后洗手
19、黑鹳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胸骨高耸突起,全身肌肉发达
B.体内有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
C.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
D.具有牙齿的分化,可提高消化能力
20、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21、在植物所有的类群中,能产生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 ,它又分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另一类则是_______植物,靠______繁殖后代,它又分为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和______植物。
22、如图是胎儿发育图,请写出标注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
23、单一的马尾松林,容易发生松毛虫的危害。而多种乔木树林组成的混交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灾不大容易发生。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相互间的_____能力越强。
2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根尖______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当该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当该区细胞溶液浓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
(3)土壤溶液中的水和无机盐被吸收进植物体内后,是通过______运输到茎、叶等其它器官中的。
25、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_______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和遗迹.
27、苔藓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是:作为监测________的指示植物;是植物界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对保持________具有一定的作用;是北极冰原上驯鹿等植食动物的食物之一.
28、老年人的骨中 _____大于2/3,骨的弹性 _____,容易 _____,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爱老年人,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而我们青少年骨的弹性 _____,容易 _____,所以我们要注意 _____、 _____、 _____的姿势。
29、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三部分。
30、病毒不能________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_内。
31、左列中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
32、县医院把手足口病患儿转送省儿童医院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33、地球上已知的动物约有125万种,动物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虫鱼鸟兽都是动物.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_____动物.其中B是_____动物,D是_____动物.
(2)蚯蚓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组成,靠_____或疣足辅助运动.
(3)C生活在_____中,它用_____呼吸,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鳃丝构成,鳃丝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4)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B用_____呼吸,但由于这种结构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辅助呼吸.
(5)D的体表覆盖有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4、有一些细菌、真菌能侵入人体,导致人体患多种疾病。如一类真菌侵入人的指甲形成灰指甲。但是
也有一些细菌、真菌能够与人和平相处,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一类真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后一类细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
(2)以上事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动植物是(____)
A. 有害 B. 有利C.有害也有利 D.不能断定
(3)上述两个事例都说明大部分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靠从人体内获取现成的__________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