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③

2、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3、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①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③“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

④“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中的省制开始于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元朝

D.明清时期

5、《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A.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6、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7、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8、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9、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了社会平等

B.国家福利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

C.“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D.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10、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间形成契约关系

C.农奴必须向领主交纳什一税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11、西塞罗在谈及罗马法时指出:“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基于人们的意见,而是基于自然……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单独一个定义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那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毫无疑问是大家共同具有的。……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由自然法体系出发,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

①人生而平等 ②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③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④以法律科学和各种具体法为指导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13、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14、二战后,澳大利亚政府以“移民即繁荣”为战略导向,制订大规模引进移民计划,引入的移民当中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为32%,1980- 1986年为49.1%,大大超过了澳大利亚本地技术工人的比例。澳大利亚这一移民的趋势(       

A.适应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B.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C.冲击了本土主流文化的地位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5、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16、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A.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B.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17、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当工业和商业——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君主们开始照顾它的利益,以便借助资产阶级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所有国家中……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其所阐述的是

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

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C.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

D.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19、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0、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圣母,福建、广东、台湾一带称之为妈祖)所取代。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宋元时期

A.商品经济提升女性地位

B.航海事业得到发展

C.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闽粤社会影响力大

21、有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许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并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

B.编纂《民法典》

C.废除雇佣兵制

D.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

22、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23、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4、1975年,日本中央政府机关中的50万名公务员中,高等学校毕业的占90%,高级官员中基本上全是大学毕业生,其中尤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多。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人数已达到450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这些现象(     

A.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破坏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D.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6、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27、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8、1949年9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学说。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________》,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矛盾和矛盾;《________》,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9、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30、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配伍。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E. 中共八大

F. 八届九中全会

G. 十一届三中全会

H. 中共十二大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是—   ②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④标志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的是—

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⑥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是—

⑦为反帝反封建,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是—

31、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________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3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33、________(填条约名称)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定。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回答: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以什么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1984年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国20世纪90年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至少举两例。

36、请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和强兵之法的内容

37、(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他(福泽谕吉)自幼生长在门阀观念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里,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希望早日离开中津,摆脱门阀制度的枷锁,另谋发展。二十一岁时,他如愿以偿,到长崎学习兰学(荷兰语文及学术)。他去长崎的那一年(1854年),日本与美国缔结了和约。兰学可说是日本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当时,绪方洪庵(1810-1863年)是一位兰学大家,他开设的家塾叫做适斋塾,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兰学塾。

——摘编自于楷《福泽谕吉与明治维新》

材料二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人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有学致善聪,无学致恶愚,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摘编自[]福泽谕吉《劝学篇》(1872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早年经历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福泽谕吉的主张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38、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推动中国历史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此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2)在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会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4)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有何重大意义?确定的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39、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