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由于多年战争及欧洲国家兑换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60%。1973年,欧美爆发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这导致了

A.美国失去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B.美元被欧元取代

C.美国寻找新的美元挂钩标的

D.尼克松总统下台

2、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力改革英国文官制度,探索以文官合同雇佣制取代终身雇佣制。这一做法(     

A.导致文官队伍逐渐精英化

B.易导致文官队伍人浮于事

C.最终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

D.旨在增进文官体制的活力

3、明末清初敢于挑战儒学正统思想、批判专制、提倡个性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有:

A.李贽 黄宗羲 王守仁 朱熹

B.王守仁 朱熹 陆九渊 张载

C.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D.魏源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4、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5、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6、西塞罗在谈及罗马法时指出:“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基于人们的意见,而是基于自然……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单独一个定义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那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毫无疑问是大家共同具有的。……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由自然法体系出发,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

①人生而平等 ②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③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④以法律科学和各种具体法为指导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7、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体现共和精神

B.说明司法权独立

C.防止专制独裁

D.凸显行政权至上

8、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9、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毛主席的讲话意在强调

A.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B.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D.及时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

10、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移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这一系列变化说明

A.官制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布局

B.皇帝私人事务与国家事务完全分离

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官僚体制

D.仍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

11、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12、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14、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干政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国家命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宦官专政致使封建王朝盛极必衰

B.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明朝后期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15、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

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16、黑格尔说:“按哥伦布的本意,那些富饶的印度地方正有无限宝贝等着他去发现,好作为一次新的十字军军费,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这反映出哥伦布航海

A.带有宗教目的

B.得到了金钱资助

C.到达了新大陆

D.无意于殖民掠夺

17、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

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

18、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19、“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20、唐朝中期,商人在户籍管理上已经成为良人,开始脱离贱籍;两宋时期,商人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被编入坊郭户的户籍,商人开始取得了国家“编户齐民”的资格。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秩序

B.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瓦解

C.政府对坊市管理日益严密

D.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21、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一人,独立行使监察职能。刺史制度(   

A.实现了对丞相的权力制衡

B.成功解决了诸侯封国问题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22、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23、在大明律中有条款对越级使用服饰严惩。但到明朝后期,多有“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就连士人和官吏专用的“方巾”“云履”也在民间流行。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律法缺乏权威性

B.丝织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24、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此影响最大的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世贸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6、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2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2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________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1949年9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学说。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________》,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矛盾和矛盾;《________》,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30、《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31、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国家元首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国王

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节选)

A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B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33、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配伍。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E. 中共八大

F. 八届九中全会

G. 十一届三中全会

H. 中共十二大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是—   ②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④标志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的是—

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⑥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是—

⑦为反帝反封建,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是—

34、“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洋务运动时期。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简述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历程。(用思维导图书写)

36、通过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学习,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37、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其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

(2)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38、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为英国或联合王国,由大西洋中的不列颠群岛组成,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有时称“英伦三岛”。这个国土面积仅为24.4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却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请回答:

(1)英国在世界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哪些开创性的贡献?

(2)有人认为“18世纪到19世纪的世界是英国人的世界”,请结合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39、简答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