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2、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3、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4、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5、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6、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7、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8、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10、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11、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12、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13、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14、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D.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15、《论语·乡党篇》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不问马怎么样,而是首先问伤人没有。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思想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16、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7、“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18、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19、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20、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21、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22、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其中提出“心学”的明朝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3、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24、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26、“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材料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是“_______”,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思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_______(法律)。

27、中国的抗日战争为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8、铁犁牛耕  ______时期出现,________时期逐步推广

 

29、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  

 

30、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

 

3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

 

32、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应该向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201812月,乌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y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央行将继续推进通胀目标,并计划在明年选举期间进入下一个深化阶段以解除货币限制。如有需要,乌克兰央行会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干预市场,并预计将在12月向_______(贷款),预计可使其外汇储备达到192亿美元。

2019522日《今日报》消息,尼日利亚向_______贷款3.5亿美元用于电气化项目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通电率。

33、明中叶以后,部分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________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34、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联合国作用是什么?

36、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什么?《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7、宗教改革的背景是怎样的?

38、亚洲的觉醒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39、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过程是怎样的?(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