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春节前的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中湖黄色预警,当时西安最低气温为-16℃,安康最低气温为4℃。下图是陕西省南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强寒潮发生时,安康最低气温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B.安康纬度略高于西安
C.大巴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D.安康海拔略高于西安
【2】月均温低于0℃河流结冰,结冰持续时间称为结冰期。据此判断( )
A.汉江有结冰期
B.渭河无结冰期
C.渭河、汉江均无结冰期
D.渭河有结冰期
2、造成下图两地同一时刻所示地理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A.离海洋远近不同 B.地形差异大
C.经度差别大 D.纬度差别大
3、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线主要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B.东线调水需要逐级抽水
C.东线调水基本可以实现自流
D.东线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
【2】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A.含沙量大
B.是地上河
C.水污染严重
D.有凌汛
【3】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四大盆地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C.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D.平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5、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轮廓图” 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6、下列阴影部分表示西藏自治区的是:
A. B.
C.
D.
7、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地理的分界线是( )
A.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
B.漠河一腾冲
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
D.黑河一腾冲
【2】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政策在调整
B.国家政策差异大
C.自然环境差异大
D.人口流动较频繁
【3】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上的四段,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
A.西南段
B.陕西段
C.山西段
D.东北段
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
B.阳光
C.钢铁
D.煤炭
9、考虑我国国情,要想保持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减轻抚养老人和少年儿童负担,可行的做法是( )
A.实行“全面两孩”政策 B.实行控制生育政策
C.立即全面实行延长退休年龄 D.大量移民
10、在超市你见到的下列水果中,产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哈密瓜
B.荔枝
C.苹果
D.梨子
11、下列描述中是表示黄河中游的是( )
A.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河中
B.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C.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12、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
13、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时间差异 B.昼夜更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4、下图是“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的特点是( )
A.山脉主要分布在半岛南部
B.山河东西横列分布
C.山环水绕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根据图中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中南半岛的城市具有( )
A.沿海岸分布的特点
B.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C.集中在南部平原分布的特点
D.集中在北部山地分布的特点
【3】图中海峡A是( )
A.白令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5、亚洲最多的教徒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6、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下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最适宜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种植的防护林主要是( )
A.治水污染
B.保持水土
C.固堤分流
D.开发农田
【3】凌汛现象明显阻塞河道运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是( )
A.渭河支流
B.汾河干流
C.黄河中游
D.黄河上游
17、华北地区南部的谚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说明节气对什么的影响(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18、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景观图与拍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①
B.乙一③
C.丙一④
D.丁一②
【2】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9、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20、我国的外流河和内流河,夏季都进入丰水期,主要是因为( )
A.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影响
B.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C.受纬度位置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
D.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
2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有144亿亩土地,耕地只占到18.26亿亩,比重不到13%,这就凸显了中国耕地的珍贵性。在过去的12年中,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虽然其中生态退耕就约占9000万亩,但建设占用得耕地也不少。因此中国政府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从此材料中可知,在过去12年中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除生态退耕外,________也是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坚持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当我们参加今天的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 点。
24、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分布密集,最重要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和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多优越条件,请任意写出两条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的地势特点:① ② 。
26、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水利工程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项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工程。
27、我国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8、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中国地区 B.日本 C.美国 D.中国台湾
29、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0、交通运输业被比喻为经济发展的“______”;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_________。
31、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___多____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______ 。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都从 ______ (填河流)调水,主要是为了缓决我国 ______ 地区和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 ______ (城市)的江都抽引长江水,沿 ______ 运河北上到达山东与天津。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的 ______ 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流经郑州、河北省的 ______ (填省级行政中心),北达北京市。
32、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它东临渤海、黄海,西接西北的内陆地区。图显示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相关资料。
(1)该地区以高原和平原地形为主,西部为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为______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其中________河是主力,海河、淮河等也起了重要作用。
(2)本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3)为了缓解包括本地区在内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_____工程。
(4)京津唐工业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3、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国家) B_________(国家) C__________ (海) D___________(国家)。
(2)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地形区: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 。
(3)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⑦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
34、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势总特征是_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在地势的阶梯交界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
(2)图中第一阶梯的地形区a是______高原,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
(3)处于第二阶梯的地形区b是______高原,是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位于第二与第三阶梯交界处的山脉d是__________。
(4)受地势的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______,利于农业生产;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多为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35、小凯一家计划利用假期自驾沿318国道游览,出发之前小凯查阅了一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资料:318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途经6省市,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拥有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1)318国道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直辖市有上海市和________市,对应的简称分别是沪和________,国道上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全称)。
(2)图中黑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地理分界线,其中腾冲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________。
(3)图中显示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区有北京市、天津市、________、江苏省、上海市、台湾省、________等省区,这些省区都分布在黑河一腾冲一线的________侧,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山地高原分布 ③地形平坦
④交通便利 ⑤开发历史悠久 ⑥沙漠广布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