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
A. 控制人口数量 B. 实行计划生育 C. 提高人口素质 D. 晚婚、晚育
2、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 ( )
A. 纬度影响气候 B. 地势高低影响气温变化 C. 植物生长影响气温变化 D. 距海远近影响气温变化
3、我国要建一个大型菜籽油生产基地,选址在以下哪个省区最合适( )
A.广东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吉林省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满族
B.壮族
C.回族
D.蒙古族
5、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国普遍高温
B.气温南低北高
C.南北气温悬殊
D.全国普遍低温
6、我们海安市(属于江苏)处在第几阶梯上(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一、二阶梯
7、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西部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8、读下图,关于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整个大陆都位于热带 B.非洲大陆沿赤道地区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C.刚果河的水量比尼罗河大 D.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9、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全国各地年降水量一般差异不大 D.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则相反
10、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科技力量
D.地理位置
11、图中省区轮廓与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捷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13、读我国四大盆地甲、乙、丙、丁分布示意图,丙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喝尔盆地
14、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 B.人类活动 C.季风 D.海陆位置
15、我国地理分界线较多,其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1月0℃等温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6、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 光照条件好,单位面积产量高 D.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7、我国季风气候容易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海啸
D.水旱灾害
18、电影《长津湖》截至18日晚票房已达49.44亿元人民币,不仅成为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第二名,在全球市场上同样名列第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所在区域表示朝鲜的是( )
A.M
B.N
C.P
D.Q
【2】靠近朝鲜的少数民族主要传统活动或艺术是( )
A.
B.
C.
D.
【3】与国家Q相比,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东临大西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海陆兼备
B.我国有众多的海陆邻国,便于发展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
C.我国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D.东部靠近海洋,气候较为湿润,有利于农业发展
19、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 长江生产黄金 B. 上游叫金沙江
C. 有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D. 经常运输黄金
20、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地形和海陆位置
C.地形和冬季风的影响 D.纬度和冬季风的影响
21、填空题。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其中, 一线以北地区以 为主,以南地区以 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 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400毫米的 和 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
2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等地区。
2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
24、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分布在 ________ 洲。
25、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则以 业为主.
26、我国地势(________),呈(______)分布的特点。(______)构成我国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以(_______)、(_______)为主。
2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 ,B ,C ,D 。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将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区与对应的四大区域名称、代表性的地理事物配对
四大区域名称 代表性地理事物
①南方地区 a.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②北方地区 b.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③西北地区 c.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④青藏地区 d.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
图中A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B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C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D配_________配_________。
29、我国地形特征: 、 。
30、三江源地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暸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图中①为____高原,地处我国第____级阶梯,图中丙山脉和我国____mm等降水线基本一致。
(2)图中甲、乙两个水利枢纽工程中,表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是____,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
(3)长江沿岸城市较多,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好处有?
(4)请分析近年来黄河变清态势有哪些人为原因?
32、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合理即可):
(1)图一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我们应该__________。
(2)图二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我们应该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我们应该___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疆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新疆地区略图。
(1)____是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2)新疆物产丰富,有“一黑一白一红”之说。其中“红”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根据图文材料推断“黑”是指____、“白”是棉花。
(3)轮南油气田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____。
(4)简析新疆棉花质量好、产量高的原因。
34、“廊桥”又称虹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还可供人休憩,廊桥是能够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建筑。下图中的左图为单跨式木拱廊桥景观图、下右图示意各省廊桥数量占全国总量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廊桥多分布在____地区(地理区域),数量居前两位的省区简称分别是____、____。
(2)廊桥分布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气候特征:____,冬季温和少雨,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糖料作物为____。
(3)下列建筑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古罗马斗兽场
B.曲阜孔庙
C.耶路撒冷哭墙
D.蒙古包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材料二 东北三省简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1)下面对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区域的描述中,描述东北三省的是________。
①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②“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③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④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⑤陆上与俄罗斯和朝鲜相邻 ⑥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⑥
(2)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比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填写下表。
地区 | 主要耕地类型 | 主要粮食作物 | 主要作物熟制 |
东北三省 | ________ | 玉米 | ________ |
长江三角洲 | 水田 | ________ | 一年二熟至三熟 |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________是我国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最重要的________(重、轻、综合性)工业城市。
(4)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都依托各自独具特色的自然、文化发展旅游业,下列景观位于长江三洲地区的是________。
A.长白山天池 B.八达岭长城 C.苏州园林 D.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