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这个地方在( )
A. 赤道上 B. 回归线上 C. 北极点上 D. 南极点上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A.长江沿岸
B.西部地区
C.沿海地区
D.陇海铁路沿线
3、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东北、东南、西南地区 B. 东南、西南、西北地区
C.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D. 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4、下列省区中,干湿地区种类最多的是
A.甘肃 B.黑龙江 C.湖南 D.新疆
5、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互赠贺卡表达情谊
D.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具
6、沪昆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横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进行经济辐射的主要轴线。结合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上海的游客乘高铁途经甲、乙两省,发现两省( )
A.居民喜食莲藕、鱼虾
B.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C.是我国甜菜、椰子主产区
D.在湿热的环境下形成了紫色土
【2】在丙省,游客发现该省( )
A.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梯田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
C.夏季比上海更凉爽
D.气候湿润,不存在干旱灾害
【3】昆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可以欣赏到的有( )
①层层叠叠的梯田 ②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③昆明附近的石林景观 ④著名的桂林山水风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A.松嫩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 C.夏季普遍高温 D.季风气候显著
10、图中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1、“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此歌曲描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建设用地 B. 耕地 C. 林地 D. 草地
12、下列民族节日与对应民族搭配错误的是( )
A.雪顿节--藏族
B.那达慕节—蒙古族
C.泼水节—朝鲜族
D.端午节—汉族
13、既临海又有陆上临国的省区是
A.山东、辽宁
B.广东、山西
C.山东、河北
D.广西、辽宁
14、我国四大盆地中,素有“聚宝盘”之称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5、“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歌词中的“东方”是指( )
A.太平洋东岸
B.亚欧大陆东部
C.印度洋东岸
D.大西洋西岸
16、我国的回族信仰的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7、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①海水晒盐 ②滨海矿砂 ③沿海农田 ④海底油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季节性休渔
B.填海造陆建楼
C.开垦红树林
D.禁止捕捞海洋生物
18、举行那达幕大会的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傣族 D.蒙古族
19、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 昼夜更替 B.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四季变化
20、我们家乡吉林市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寒温带,湿润区 B.中温带,半湿润区
C.暖温带,干旱区 D.亚热带,半干旱区
2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河的主要分布区.
22、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3、黄土高原地表有何显著特征?
24、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的特点。
25、黑河-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分布________,以西人口分布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
26、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7、生活在__________高原的农民,背篓是常备的用具,是因为那里地形崎岖,山路狭窄多险,挑担很不方便。
28、中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秦岭----淮河线,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____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29、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0、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分别写出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①____(简称)____(行政中心);
②____(简称)____(行政中心);
③____(简称)____(行政中心);
④____(简称)____(行政中心)。
3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高原)、B____(山脉)。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①____、④____。
(3)黄土高原上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带;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看属于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阶梯。
(5)通过城市③的东西向铁路干线是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材料二:黑龙江省(简称: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是中国重工业基地、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因省境北面有黑龙江而得名。位于中国最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面积47.3万平方公里。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黑龙江省常住人口为31 850088人。
(1)材料一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北京还是我国的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中心。
(2)黑龙江省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
(3)从地形区上看,北京位于________,黑龙江省位于________平原,冬季,两地气候差异明显,主要是两地的________位置不同。
(4)两省级行政区中,最早迎接日出的是________省。
(5)北京旅游资源丰富,试列举一处。________。
33、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问题的是_____图。
(2)图甲遭破坏的是____资源,该资源遭破坏会加剧_______。
(3)图乙揭示的是____问题,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有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______)
A.推广滴灌技术 B.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C.跨流域调水 D.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4)图丙反映的是水资源____现象严重,针对该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是 (______)
A.推广节水器具 B.用洗衣水冲厕所C.开着水管洗脸、刷牙 D.随手拧紧水龙头
(5)图丁反映的问题是建设用地挤占耕地的现象,针对该问题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______”。
34、读我国“南方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地形复杂,东西差异明显,西部有四川盆地和A_______ 高原(填地形区名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2)1月图中B地平均气温比C地气温________(选填高/低)。
(3)C ___________工业基地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台湾岛气候湿热,因盛产___________(填经济作物名称)被誉为“东方甜岛” 。
(5)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最有可能为祖国内地提供 (填选项字母)
A.劳动力资源
B.能源
C.厂房
D.资金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春节,哈尔滨的小李和广州的小陈分别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景图片。小李拍摄的图片到处白茫茫一片,雪景异常美丽;小陈拍摄的图片一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活力。图丙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甲与图乙为某气候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1)由材料可以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大或小),判断小陈的家乡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对应的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图,造成小李和小陈家乡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丙图中A线大致与我国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丙图中①表示____(风向)季风,来自____(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