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子之道,移之官   理:统治

B. 也若子 莳:移植

C. 见长人者好其令 烦:厌烦

D. 而幼孩 字:养育

2、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今人  ①  无法理解家书带给古人的悲欣交集的情感,  ②  以为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家人一年半载不与你打电话、发信息,你  ③  会有怎样的心态?会不会疯掉?,  ④  囿于古代通信条件,  ⑤  有心写家书,  ⑥  也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尼玛扎西,西藏的“青稞之父”,农牧民每一张丰收的笑脸,都映现着他的汗水和付出。

B.抗美援朝70周年,我们一同探寻伟大胜利的密码。

C.2020年11月11日23点59分,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紧盯着屏幕,即将出现的数字断定了这场关键战役的成色。

D.上海将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到设计,大家首先想到美观、酷、炫,这远远不够。

就像设计一个杯子,如果设计者只想着杯子,500年以后他设计的东西还是杯子。但我们要的不是杯子,是解渴,或是为表示心意给朋友当礼品。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设计也不同。工业设计的内涵就是要适应人文环境,同时要解决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表面看到的东西,还要考虑适用、安装问题,生产、维修问题以及回收再利用等等。

衣服脏了怎么办,过去都用棒槌、搓板洗,现在有洗衣机了,但一定离不开洗衣机吗?在西方或香港,很多地方都有洗衣房。一边看书、上网、喝咖啡,一边洗衣服,沟通了邻里关系,还节约了资源。洗衣方式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干净的衣服,而不是洗衣机,这就是共享经济。

中国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设计要提出健康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它不是要人买什么东西,而是通过现代技术、现代方式的融合提出新的方案,把问题解决了。

工业设计不是设计一个物品,是要能生产、制造、流通、使用、回收,这是设计要考虑的。只钻在技巧或手段上,没有系统思维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我们现在提出中国方案。中国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国到底要做什么?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这是优势。但地大了什么地形地貌都有,发展不平衡,且人均资源也太少。

因此设计者首先是要理解中国传统精神,不要只追求表面符号。中国的传统丈化、传统哲学重点不是物和符号,而是传统精神。设计要看到传统的优势。注重研究人的行为,研究人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走在世界的前面。

工业设计是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器。中国方案要通过设计角度提出来。

迄今为止,我们引进的技术,大都仍在引进时的水平上徘徊。外国人不让我们引进的,我们都创新出来了,而且跟世界可以比肩。这就是引进后消化的问题。中国是制造大国,“制”是人家的标准工艺流程,流水线是人家的,我们只是“造”。所以转型升级做的就是消化,要把自己做大做强,解决中国“制”还是中国“造”的问题。

以解放牌汽车为例,1957年建厂,引进苏联技术,到1987年生产的还是四吨半的车,30年没有消化创新。高铁是日本、德国、法国的原始专利,它们的高铁遇到的问题很小,到中国遇到的问题复杂多了,一个春运就是二三十亿人次的流动,南北、东西各5000公里,有冻土带、沉降带,有高原、沙漠。经过消化创新后,中国的高铁专利,远超那几个国家。

中国设计不能单打独斗,要合作。工业化最大特点是有了机器,有了流水线、所以要分工提高致率,但合作才是工业革命的本质。在工厂,图纸是命令。上流水线之前,在精密分工之前,必须想着每一道工序跟下一道工序,每个零件跟所有的零件能组装成一个合格产品。工业设计的最大特点是生产关系变了,产业链改变了,分工合作机制变化了,设计不理解这个,将永远在后面爬,而我们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

(摘编自柳冠中《工业设计:打造我们自己的中国方案》,《光明日报》,2018.6.24)

1下列设计符合作者提出的工业设计理念的一项是(   )

A. 某机构组织了一次厨房设计比赛,有一个设计美轮美奂,占地40平方米,起名巴黎左岸,很多人见了都叹为观止,心动不已。

B. 上世纪,有设计师给某使领馆设计照明装置,將灯具嵌隐于较低矮的顶棚内,虽保证了照明需求,但被人笑他的设计“不叫灯”。

C. 供应美国的别克昂科烕汽车,是在烟台东岳基地生产的,销售业绩很好,证明中国在技术制造方面有能力达到各国的生产标准。

D. 京韵四合院民宿酒店采用纯中式设计,拒绝现代设施,简单装修,红灯笼照明,灰墙砖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风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方案的工业设计要适应中国特点解决中国问题”的观点。

B. 作者从工业设计的角度,阐明了“什么是中国方案,以及中国方案要做什么”的问题。

C. 作者举出解放牌汽车的例子,是为了印证高铁引进中国后经过消化创新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

D. 文章在论述观点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及对比手法,力图让人明白工业设计的真正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设计者只想着杯子,500年以后他设计的东西还是杯子,是因为他只是在设计物品。

B. 工业设计要求设计师有系统思维,不要在技巧或手段上下功夫,所以不需要追求完美。

C. 中国工业设计要想走在世界前面,就要研究当今时代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背景。

D. 中国设计师很多都不了解变化了的生产关系,不懂得分工合作机制,所以设计无法创新。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

(2)《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

(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出下列文章中的句子。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从反面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说,“__________”,就没有到达千里之外的办法;不积累细小的水流,“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居室比美,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志趣。

(3)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_”。

(2)《离骚》中写世俗的人本来就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任意改变、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问,对秦王朝极尽贪婪的掠夺和肆意无度的挥霍,表达强烈的愤怒。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体现君子不被别人了解时豁达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

杜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 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雾”“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 诗歌善用修辞,比如“白雾昏”“月侵门”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D. 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依然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疾苦。

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遣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B.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C.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区,拳拳之意,在文中李陵以此形容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与《陈情表》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不同。

B.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代帝王社祭之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以白茅包之,称为茅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

C.廊庙,古代指殿下屋和太庙,后用来指代朝廷,文中“廊庙宰”即指朝廷掌权的官员。

D.稽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后世称为“五体投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单于亲率的十多万匈奴精兵奋力作战,虽竭尽全力,终因寡不敌众,打了败仗,做了俘虏。

B.李陵认为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他列举范蠡、曹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他投降匈奴并非真心实意,实在迫不得已。

C.李陵高度赞赏苏武在壮年时出使到匈奴,虽至绝境却始终忠诚于汉朝而宁死不屈的气节,认为这样的行为世间少见。

D.苏武在匈奴历尽磨难而守节不移,回去后仅得到汉朝很少的赏赐,但妨害忠贤和贪婪奸邪之人却能享受高官厚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②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5】在信中李陵对汉朝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中说: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朱光潜先生并举其《无言之美》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