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地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城市功能区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住宅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乙功能区理论付租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

完成下列小题。

【1】“魔鬼大理岩”属于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2】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固结成岩一变质作用一风化剥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

C.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

3、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均位于我国( )

A.地势第三级阶梯

B.1月0℃等温线以南

C.湿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图中()

A.甲菜系为“淮扬菜”

B.乙菜系知名菜品为西湖醋鱼

C.丙菜系以海鲜为特色

D.丁菜系麻辣鲜香,祛湿驱寒

4、若一架飞机由图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C.一直向正西方向

D.先向东北飞,再向西北飞

5、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处于北半球的有(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图④气压带的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赤道低气压带热力

B.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

C.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力

D.极地高气压带热力

【3】图④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湿热

B.干热

C.温湿

D.冷干

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经过,深层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海岸曲折,港湾宽阔,风浪较小

【2】图中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使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7、武汉在近现代一直是我国的工业重镇,有众多“始祖级”工厂,诸如亚细亚火油公司、和利汽水厂、汉口英商电灯公司、南洋烟厂等(下右图),虽然今天它们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但它们仍是这座城市的荣光,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下左图为“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遗产的分布反应了武汉城市早期

A.主要工业类型为大型重工业

B.工厂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

D.中心城区的面积比现在小

【2】以下处理工业遗产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适度改造开发,形成城市景观

B.原封不动保存,完整保留城市记忆

C.全部拆除改建,用作公共绿地

D.全面改造升级,恢复传统产品生产

8、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结合图示完成32~33 题。

【1】位于甲地的农民在 7 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A.农作物抗旱需水量

B.有机肥的施用量

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D.种植方式的优化

【2】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   

A.印度德干高原

B.新西兰南岛和北岛

C.中国东北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9、下图示意自然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H表示不同的植被带(纵轴标目中,1 kcal=4.2 kJ)。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图中A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10、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11、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2、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是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

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

C.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

【3】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人才流失

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

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13、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米

【2】“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A.设备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市场营销成本

【3】“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口味独特

C.价格低

D.质量优

1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菜地位于稻田正北方

B.果园位于菜地正西方向

C.菜地位于河流北岸

D.果园位于铁路线北侧

【2】该图的比例尺改变成1:10000后,则新图的面积将是原图的

A.0.5倍

B.1倍

C.2倍

D.4倍

15、塞罕坝(下图)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土壤酸性强,肥力差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④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16、丹霞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如下左图),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分别可能对应右图中的

A.①     b

B.②     d

C.③     c

D.④    a

【2】形成丹霞地貌的水平构造

A.组成岩石有明显的片理构造特点

B.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C.能够找到古鱼类和两栖类化石

D.沉积形成之后未经明显褶皱变形

1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18、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19、陕西省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大致可分为沙漠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巴山区(左图)。受自然条件、生态保护等因素影响,陕西省不同县城内聚落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右图分别示意陕西省甲、乙两个县域内的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县域内村镇分布格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2】推测甲县村落主要位于(     

A.毛乌素沙地

B.黄土高原

C.渭河平原

D.秦巴山区

【3】甲县南部地区几乎没有村落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干旱,沙漠广布②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③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④旅游开发,村落搬迁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⑤

20、我国寒温带湿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环境冷湿为特点,是一个非常脆弱的 生态系统,火是其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寒温带湿地生态脆弱的主要因素是

A.冻土

B.纬度

C.气候

D.地形

【2】大小兴安岭寒温带湿地在春季较为频繁发生大火的原因有

A.全球变暖,植被生长好,可燃物多

B.气温回升,对流旺盛,雷电频发

C.人类活动增多,活动范围扩大

D.气候干旱多大风,相对湿度小

21、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拉林铁路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     

A.地形起伏大

B.风力强劲

C.高寒缺氧

D.地层不稳定

【2】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     

A.避开断裂带

B.减轻洪水威胁

C.降低路面坡度

D.避开泥石流

22、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

A.甲以岩浆岩为主,有生物化石存在

B.乙在莫霍面之上,形成年代早于甲

C.丙为变质岩,由乙冷凝固结成岩

D.丁出现强烈断裂,褶皱构造明显

23、图Ⅰ是2019年某摩托车拉力赛“利马——莫克瓜”赛段路线图,图Ⅱ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Ⅰ甲处的洋流与图Ⅱ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Ⅰ中赛段选手沿途经常遭遇大雾的困扰,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24、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

C.雨水

D.冰雪融水

【2】下列哪个月份是其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3】造成该月份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原因是

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径流量小

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径流量小

C.人口众多耗水量大,径流量小

D.雨季未到蒸发旺盛,径流量小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5、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阴雨天气的锋面是____________锋。

26、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如导致区域经济_______以及导致

消费品和地产价格______

27、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下图表示我国两地景观图及描述的古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A.甲—山高水阔,青山常绿;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风吹草低,绿草如茵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起伏

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

28、中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_____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_____大客源输出国。

29、读下面一组各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①是____洲;②是____洲;

③是____洲;④是_____洲;⑤是___洲;

(2)直接濒临三个大洋的洲有_________(数字代号)。

(3)③与_________大洲(数字代号)有陆地相连;⑤与____________大洲(数字代号)有陆地相连;面积最大的大陆________大洲(数字代号);最小的大陆是____________大洲(数字代号)。

30、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______,能够被______开发利用,能够产生______效益、______效益和______效益。

31、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3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是____平原,B是 ____平原。其两条支流的名称是:①_________

(2)黄河A到B河段及山东段的特殊的水文现象____,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该地形区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是_____;目前,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 25分)

33、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D(白色)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中主要受地形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

(2)甲、乙两区域是我国目前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试分析甲、乙两区域能源开发重点的差异及乙区域该项资源丰富的原因。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右图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___(填数码代号),①民居主要在我国的______上(填地形区)。民居③形成是由于当地人民_______生活的需要形成的,而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是受当地的________影响形成的。

(3)A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______(运输方式)调往C地。甲地处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基地,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_______就在本区。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000km2,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该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繁殖区。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m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为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说明若尔盖湿地水分的收支状况。

(2)分析若尔盖湿地利于黑颈鹤种群生存繁殖的原因。

(3)说明设立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吉克斯坦地广人稀,是国际闻名的优质棉花生产地。中国新疆的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棉花产业基地。塔政府提供超过13000公顷的棉田,该公司引进了中国新疆棉花产业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棉花年产量公司建立了一条在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加工和纺织的产业链,每年生产150000锭纱线,占塔吉克斯坦纺纱总产能的80%。其产品出口到土耳其、俄罗斯、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下图分别示意塔吉克斯坦在中亚的位置和中亚气候资料。

(1)指出塔吉克斯坦棉花品质高的原因。

(2)分析该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建立棉花产业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该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建立棉花产业基地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一般生长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上的地区,对温度要求不高,对土壤适应性强,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首选树种。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山西沙棘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生态扶贫的重点产业,占据60%的沙棘资源,但目前还停留在初级生产阶段。下图为山西省地理要素及沙棘主产区示意图。

(1)描述山西沙棘主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沙棘成为山西省生态扶贫重点产业的原因。

(3)简述山西为发展沙棘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