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米

【2】“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A.设备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市场营销成本

【3】“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口味独特

C.价格低

D.质量优

2、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结合图示完成32~33 题。

【1】位于甲地的农民在 7 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A.农作物抗旱需水量

B.有机肥的施用量

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D.种植方式的优化

【2】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   

A.印度德干高原

B.新西兰南岛和北岛

C.中国东北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3、陕西省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大致可分为沙漠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巴山区(左图)。受自然条件、生态保护等因素影响,陕西省不同县城内聚落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右图分别示意陕西省甲、乙两个县域内的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县域内村镇分布格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2】推测甲县村落主要位于(     

A.毛乌素沙地

B.黄土高原

C.渭河平原

D.秦巴山区

【3】甲县南部地区几乎没有村落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干旱,沙漠广布②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③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④旅游开发,村落搬迁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⑤

4、图Ⅰ是2019年某摩托车拉力赛“利马——莫克瓜”赛段路线图,图Ⅱ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Ⅰ甲处的洋流与图Ⅱ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Ⅰ中赛段选手沿途经常遭遇大雾的困扰,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6、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

完成下列小题。

【1】“魔鬼大理岩”属于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2】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固结成岩一变质作用一风化剥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

C.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

7、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下列各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

B.

C.

D.

【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8、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均位于我国( )

A.地势第三级阶梯

B.1月0℃等温线以南

C.湿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图中()

A.甲菜系为“淮扬菜”

B.乙菜系知名菜品为西湖醋鱼

C.丙菜系以海鲜为特色

D.丁菜系麻辣鲜香,祛湿驱寒

9、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0、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1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C.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

D.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印度洋,携带水汽多

【2】影响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2、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阳宁县境内的野王村(行政村),蒲河经五道弯曲 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奇特分布,各自然村星罗棋布,被蒲河分 割包围,自成一体。野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傍山依水,水依山而娇美, 山傍水而奇险。下图示意野王村“S”形地貌局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穿越野王村而过的蒲河蜿蜒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侧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搬运作用

【2】河流对自然村落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①不易受洪涝灾害的土地 ②便利发达的航运

③较平坦开阔的地形 ④充足的水源供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野王村的各自然村落一般坐落在

A.河流凸岸

B.河流凹岸

C.河流三角洲

D.河流两岸

13、丹霞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如下左图),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分别可能对应右图中的

A.①     b

B.②     d

C.③     c

D.④    a

【2】形成丹霞地貌的水平构造

A.组成岩石有明显的片理构造特点

B.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C.能够找到古鱼类和两栖类化石

D.沉积形成之后未经明显褶皱变形

14、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受图示洋流影响(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15、塞罕坝(下图)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土壤酸性强,肥力差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④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16、森林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由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等各部分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流域森林的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约是北方流域的二倍;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较北方小,这是因为南方(   

A.枯落物分解较快

B.山地多,平地少

C.林冠截留雨水多

D.常绿林,不落叶

【2】北方土壤蓄水能力较南方弱,最主要原因是(   

A.枯枝落叶少

B.平原广大,地势较低平

C.林冠截留少

D.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

17、下图为小明同学在广西桂林某地旅游时拍摄的风景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地貌的成因是

A.岩浆活动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海浪侵蚀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更为活跃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和蒸发

B.大气降水和蒸发

C.水汽输送和下渗

D.地下径流和下渗

18、我国寒温带湿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环境冷湿为特点,是一个非常脆弱的 生态系统,火是其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寒温带湿地生态脆弱的主要因素是

A.冻土

B.纬度

C.气候

D.地形

【2】大小兴安岭寒温带湿地在春季较为频繁发生大火的原因有

A.全球变暖,植被生长好,可燃物多

B.气温回升,对流旺盛,雷电频发

C.人类活动增多,活动范围扩大

D.气候干旱多大风,相对湿度小

19、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20、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2】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A.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21、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

C.雨水

D.冰雪融水

【2】下列哪个月份是其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3】造成该月份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原因是

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径流量小

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径流量小

C.人口众多耗水量大,径流量小

D.雨季未到蒸发旺盛,径流量小

22、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自贸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

D.合肥

【2】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23、武汉在近现代一直是我国的工业重镇,有众多“始祖级”工厂,诸如亚细亚火油公司、和利汽水厂、汉口英商电灯公司、南洋烟厂等(下右图),虽然今天它们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但它们仍是这座城市的荣光,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下左图为“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遗产的分布反应了武汉城市早期

A.主要工业类型为大型重工业

B.工厂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

D.中心城区的面积比现在小

【2】以下处理工业遗产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适度改造开发,形成城市景观

B.原封不动保存,完整保留城市记忆

C.全部拆除改建,用作公共绿地

D.全面改造升级,恢复传统产品生产

2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菜地位于稻田正北方

B.果园位于菜地正西方向

C.菜地位于河流北岸

D.果园位于铁路线北侧

【2】该图的比例尺改变成1:10000后,则新图的面积将是原图的

A.0.5倍

B.1倍

C.2倍

D.4倍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5、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如导致区域经济_______以及导致

消费品和地产价格______

26、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27、自然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类、______类、______类、______类和______类。

28、太阳辐射可见光部分的主要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微米。

29、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风。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

30、下图为我国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和未来(2050 年)的可能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 A、B 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

(2)图示骆驼刺最有可能分布在 A、B、C、D 中的___________带, 分别说明其叶片和根系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3)说明未来(2050年)我国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布变化并推测其原因。

31、左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右下图为”济南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1)左上图甲、乙、丙三地,正值日出时刻的是   地,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是 

 

  (2)左上图所示日期,济南是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右上图中的 相吻合。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变大或变小)。

3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分布在纬度__________之间的大陆____________岸,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 25分)

33、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百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12.4万平方千米,当地农牧业生产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干湿分布示意图。

(1)分析近百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2)说明科尔沁沙地面积扩大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条件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4、   下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该区域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2)简要分析1977~2007年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西部森林茂密,东部为草原和荒漠,植被区域差异显著。西部沿海土层浅薄,树木东倒西歪、形状怪异,称为“醉汉林”。位于火地岛南部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重要的中转站,近年来,前往火地岛旅行的国人越来越多。下图a为火地岛等高线地形图,下图b为醉汉林。

(1)说明火地岛地形对植被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火地岛“醉汉林”的成因。

(3)分析近年来我国到火地岛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的原因。

36、蒙古国是位于东亚的内陆国家,与我国和俄罗斯接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蒙古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2)说出蒙古国主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7、某地农业布局图,在ABCD四地发展水果、棉花、蔬菜和乳牛,则:

lA处应发展   __ ,因为这里地形 ,耕地面积 __ _ 

2B处应发展   ,其自然条件是 _ ,社会经济条件是靠近市场

3 C处宜发展 生产,既靠近公路,交通便捷,又靠近  

4D处宜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