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4年李鸿章在奏折中写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革命军攻占武昌
2、小刚爷爷的藏书中有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封面印有“毛主席语录”字样,爷爷说这本小册子是他当年参加红卫兵时随身带的红宝书,请你判断小刚爷爷参加红卫兵时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67年
D.1978年
3、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5月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此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国民族工业在某时间段内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某时段指( )
A.解放战争期间
B.一战前期
C.一战期间
D.二战后期
5、从粮票、布票的交换,到现金交易、刷卡消费、网上银行,再到现在的手机支付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不带钱包就能走遍天下。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某同学准备就此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题目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发展机遇》
D.《支付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6、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德国
7、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道:“‘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发展两岸关系
B.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8、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第一个“天安门”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
A.辛亥革命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2018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航天日。40多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州一号 B.天宫一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一号
10、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历史必然。"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现代化基础
11、袁世凯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了解除这种威胁,袁世凯采取的手段是
A.建立同盟会,与国民党斗争
B.暗杀宋教仁,破坏责任内阁制
C.自动下台,取得国民谅解
D.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以下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示意图。①所示重大史实的影响是(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新文化运动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终结了封建帝制
C.传播了马列主义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私营企业改革
C.国营商业改革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4、2009年中央新增对西藏地区的投资21.32亿元,共安排项目303个。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15、习总书记强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
16、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文学社
D. 中国同盟会
17、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 香烟
B. 茶叶
C. 大麻
D. 酒
18、在近代某一条约签署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
20、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这一教义属于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1、根据所给提示,写出正确答案
(1)《南京条约》割_________给英国
(2)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近代中国的______发生可变化
(3)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_________
(4)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年是公历的______年
(5)《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_________
(6)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_________ 工业
(7)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_______
(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1851年的_______起义
(9)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
(10)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______ 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22、
洋务运动的背景:___________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3、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是(_____)。
2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该材料揭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发动的暴行______。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12月到1938年1月侵华日军的暴行,并记录在《拉贝日记》中,这一暴行指的是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6、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 重要事件 | 伟大意义 |
日出东方 | ①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星火燎原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
星火燎原 | 遵义会议 | ③ |
灯塔指引 | ④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27、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后来推行到全国的政策是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9、1927年8月7日,____________召开,在会上,毛泽东作了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30、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____。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
31、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35年发生,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全力纠正了什么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条革命道路。
(4)中共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一结论可从1936年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中得到验证。
32、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9月,在湘赣边领导起义。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1935年 42岁: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5年 52岁:8月,重庆,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五 1949年 56岁: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3)材料四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五相关的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位历史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
3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哪年?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崭露新曙光】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谈到这个起点和初心,他还动情地说过:“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学习强国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党的优良传统被称为什么精神?
【开辟新纪元】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材料二“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哪条革命道路?最终实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探索新道路】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3)写出材料三中的法律文件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踏上新征程】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4)材料四中这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开启这场“革命”的总设计师是谁?
【焕发新气象】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跨越,在“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效益等各方面的“进”。2014年突破6万亿元,2015年、2017年、2018年陆续迈上7万亿元、8万亿元、9万亿元台阶。即使面对疫情冲击,2020年、2021年仍连续突破10万亿元、11万亿元大关,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足以展现江苏经济的强劲韧性。非凡十年,江苏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为稳定全国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征程,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生动实践。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的征程”是什么?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