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活动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设立京师同文馆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即指( )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开设工厂 D.划定租界
3、下列著作宣传的思想是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实现共产主义
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 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 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建设( )
A.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B.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C.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5、在1966—1976年,学校秩序混乱,高校一度停办,教师被下放到基层,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这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
A.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B.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C.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D.自然灾害影响生产
6、它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指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为消除此障碍,广州国民政府决定( )
A.发动北伐战争
B.组织工人运动
C.进行护国战争
D.促成国共联合抗日
8、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 三联书店 B. 商务印书馆
C. 外文出版社 D. 凤凰出版社
9、有学者指出,在经济领域列强构建了对中国的吸血管,包括索取赔款和强迫协定关税等。这些现象始于(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0、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位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股份制企业
C.乡镇企业
D.人民公社
11、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 C.秋收起义 D.辽沈战役
1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下列哪位人物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13、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学习并吸收少数民族先进文化
14、下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表中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
A.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戊戌变法成功实现了近代教育转型
C.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废除科举制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
15、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唱响的主旋律。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6、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改革开放
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广东省宝安县(为深圳市的前身)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引起了群众大规模逃港。面对这种现象,中共中央采取的举措是( )
A.重点发展重工业,培养建设人才
B.召开中共八大,狠抓经济建设
C.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D.进行艰辛谈判,加入世贸组织
18、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词早已从词形到词意上融为一体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说:“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之所以有上述说法是因为
A.两场运动性质相同
B.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C.两场运动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D.两场运动都处于民主革命的分界点上
19、念红军长征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20、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赔偿巨额白银
B.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使馆界
21、1978年,___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2017年,___________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856年,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3、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好战士就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4、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迈进。
25、请将下列会议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五大F.中共十八大G.中共十九大
会议 | 内容 |
|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
|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6、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7、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_。
28、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9、请列举与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成就:
(1)铁路工程师__________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族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在哪年?《南京条约》关于割地和赔款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32、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3、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4、《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流浪,流浪”?《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3)这一事件发生后,全国军民有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