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下图),它是中国首家股份制试点企业。这说明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D.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3、党的生日即将到来,同学们围绕党的光辉历史进行热烈讨论.甲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乙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90年前召开;丙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丁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上哪一位同学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
B.乙
C.丙
D.丁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该材料阐述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 《临时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8、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影响
9、“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材料中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0、197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43.09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已是25019.11亿元,增长了580倍。广州以占全国1/129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40的GDP,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一。广州经济增长最主要得益于( )
A.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
B.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1、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梅兰芳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 )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2、下列哪个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13、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运动是
A. 维新变法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14、下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
A.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积极抗日
B.日本不断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不足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15、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16、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17、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每一历史事件都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下图所示展示了下列哪一历史大事发生发展的空间环境(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9、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它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0、“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 )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1、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哀悼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_____________。
24、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25、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26、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7、________年,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8、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_______(人名)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_______。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建立_______。
29、兴中会:________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________”。
30、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请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的两个战役?
(3)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什么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6)请你从家国情怀之世界意识谈谈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3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什么阶段?
(2)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3)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又提出什么经济改革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33、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所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中,胡绳先生在评价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写道:
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中国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的原样,已经是不可能的。帝国主义的压力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它一切保持原样。帝国主义也刺激了中国人民追求新的道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梳理鸦片战争以来史事及影响,完成下表。请把①②③④⑤⑥6个序号分别填写在ABCD对应的位置(均不得多写、错写、漏写)
①《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夷最初指我国古代东方部族,后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常带有贬义;近代前期,往往用来称外国或外国人。19世纪40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此时也称西方人为“夷”。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渐增加和各国政府的一再要求,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作以及前述著作再版时都将“夷”改作“洋”了。曾经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过去式,曾经的海外蛮夷也变成了诸国列强。
(2)依据材料二,写出近代前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四 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 甲午战争酿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同时也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4)根据材料三到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