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李辛说:“我在江南总局做过工。”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2、1856年,英法借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政局动荡”是指( )
A. 义和团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洋务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珍贵文物流失。造成圆明园文物开始流失于海外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郭沫若曾为辛亥革命题春联:“共和三尺剑,光复一戎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5、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威胁我国安全。受到朝鲜请求而入朝作战,材料说明中国( )
A.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的战略大决战
D.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6、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致使民不聊生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C.贪官污吏横行乡里,人民最终忍不可忍
D.贫苦农民从来就富有斗争精神
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 《南京条约》 B.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1898年百日维新 D.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8、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C.八国联军强加给中国的《辛丑条约》
D.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9、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方针
1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叶剑英
B.林彪
C.刘少奇
D.周恩来
11、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12、以下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②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如下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14、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同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
A.奉行一带一路外交理念
B.注重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C.消除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
D.注重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5、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屠杀旅顺居民
B.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柳条湖事件
D.南京大屠杀
16、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
A.有声电影
B.无声电影
C.彩色电影
D.数字电影
17、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8、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19、在北京崇文门曾修筑了一座象征中国奇耻大辱的纪念碑是( )
A. 克林德碑 B. 公理战胜碑 C. 保卫和平碑 D. 大三巴牌坊
20、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鸦片战争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2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会议)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会议)召开。
23、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4、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______
26、《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7、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28、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0、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1)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2)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安徽________感受十八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时期”修建的________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31、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人民游击战的战法有哪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推进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有哪些?指出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土地改革的法令及这次土地改革的作用。
32、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的艰难历程,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巨大贡献。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在指导思想和阶级基础上焕发出怎样的新面貌?
(2)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中国共产党探索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4)哪两大伟人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确立的最后的时间节点是哪一年?
33、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列强又发动了哪场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造成了什么影响?
34、永记民族之殇,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民族之殇】
(1)时刻鞭策我们努力奋斗的脚步。分别为下面图示的建筑撰写解说词。
【红色文化】
(2)激励中华儿女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请分别为下面两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写出简介。
【民族精神】
“……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于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本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抗日誓师词》(1937年7月14日)
(3)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上图是二组同学为“重走长征路”绘制的“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从中选择两例重大事件并说明选择的理由。从上面两则图文材料中分别体会出哪些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