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贡献是成功研制出( )
A. 结晶牛胰岛素 B. 青蒿素 C. 杂交水稻 D. 第一颗原子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1921年,有人谈道:“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C.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4、在1872年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是 ( )
A. 《民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大公报》
5、“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失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A. 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1956年,一名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建立
B.人民政府调整工商业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7、“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
C.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在学完1956 ~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主题中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
A. 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 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 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 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9、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中,贫农、雇农占57%,他们处于无地少地状态。1952年底,这些农民分到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和房屋,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这说明,土地改革后( )
A.中国废除土地私有制
B.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
D.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
12、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山西省有658个人民公社,平均每社有2000至3000户,多者达到1万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公社
A.规模巨大 B.生产自主 C.管理严格 D.权力集中
13、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代表是( )
①黄继光 ②邓世昌 ③邱少云 ③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依次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5、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的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C.土地改革——建立土地公有制
D.抗美援朝——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6、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17、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
第五单元_____________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 第15课 新航路开辟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19、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多极化格局完全形成
B.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C.俄、日、欧、中主宰世界
D.多极化趋势加强
20、“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2、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_。《马关条约》割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______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
24、1992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是________。
25、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6、_____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949年4月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共____________年的统治。
27、1920年夏,__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________(会议)。
28、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9、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人物);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__(人物)。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31、为了向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献礼,学校组织8年级学生制作“建国70年共产党探索历程”展板,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内容。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巩固人民政权而做的重大事件两例。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什么?
(3)从1956年到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请你说出这期间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最严重的挫折是什么?这期间全国各条战线上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你说出被誉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5)请你为展板的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悟。
3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949年10月1日,①____成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②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1951年,③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④____,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____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1953年,⑥____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届⑦____(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⑧____的宪法。
(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⑨____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3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中心和主力分别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1)材料一是哪一阶级的主张?这个阶级的领导人是谁,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1937年8月25日,在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
(2)“减租减息”的上地政策主要在哪一时期实行?你认为该政策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