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乌海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么两句话:“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建国之初,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土地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2、《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借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海峡两岸近四十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     

A.1987年

B.1978年

C.2008年

D.1992年

3、下表是抗战时期某一战役的数量归纳表,该战役是(       

项目

数量

参战部队

105个团(约20余万人)

战斗次数

1800多次

歼敌人数

2万多人

摧毁敌交通线

铁路474千米

公路1500多千米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5、如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6、我国基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 民法

B. 宪法

C. 商法

D. 刑法

7、《中国关税往事》记载:近代某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这一年最早可能是(     

A.1840年

B.1843年

C.1895年

D.1901年

8、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9、从经济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一个分水岭。以下哪个说法能有效佐证这一观点 ( )

A. 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大城市   B. 列强经济扩张的方式和民族资本加速发展

C. 民族革命成为历史的主流   D. 开辟通商口岸的地域发生显著变化

10、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列哪个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袁世凯

 

11、“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3、“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在日本“夺我东三省”之后,面对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

A.倡导合作,积极抗战 B.寸土必争,抗日到底

C.坚持内战政策 D.迅速投降日本

14、这幢房子,地方虽小,但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对“崭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

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15、1949年召开的,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八大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 蒋介石

B. 叶挺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17、(题文)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的是(  )

①创新②协调③绿色④民主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8、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     

A.鲁迅

B.蔡元培

C.胡适

D.李大钊

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至今,先后出现在160多份各类国际文件中。这表明,该原则在60多年里

A.成为国家交往的唯一准则

B.促成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D.致使美国国际地位骤然下降

20、对下表所反映现象的解读,准确的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

B.军阀混战带来深重灾难

C.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____制度正式确立。

2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实行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3、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_________”。

2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5、评价: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性质:___________

局限性: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6、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7、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______的著名论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______的著名论断。

28、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9、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1862年,洋务派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__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农业合作化的三个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历史意义?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32、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崭新的姿态”?

材料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政策始于哪次会议的决策?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开创这条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