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大事变”。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林则徐曾上书光绪帝,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说明鸦片贸易的危害包括( )
①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②败坏吏治,清朝统治渐趋腐朽
③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④白银外流,国家财政日益紧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1851年1月11 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洪秀全
5、《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6、下图是1898年谢赞泰先生创制的一幅漫画《时局图》,下列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该漫画的创制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B.该漫画中出现的动物意为各省徽标
C.该漫画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D.该漫画体现了戊戌变法带来的影响
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8、“它展示了一幅宏伟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19世纪末,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瑷珲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0、新文化运动中,借“狂人”之口,控诉封建专制统治,号召人们推翻“吃人”社会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1、下列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推动作用最大的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进行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2、“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的特征是注重
A.时事新闻报道
B.商业广告刊登
C.社会问题评述
D.社会新俗宣传
13、“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上述材料说明北伐的胜利进军
A.使农民运动迅速蔓延全国 B.推动了两湖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
C.使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D.解决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问题
14、“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叛逃 B、“二月逆流”
C、毛泽东逝世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5、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6、若想了解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李鸿章创办的哪个企业的资料: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局
17、我们今天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曾经沉痛地指出“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清朝大臣是( )
A.琦善
B.龚自珍
C.关天培
D.林则徐
18、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
C. 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下侧表格反映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为(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53.4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4 |
A.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
B.农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C.农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D.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收入增加
20、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经过“第三次反思”,中国人取得的核心成果是
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B.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
C.确立“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D.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21、1894年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激战,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载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2、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二次革命的首发地
B.宋教仁被刺的地点
2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2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
25、在我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是________。
26、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___________。
27、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6年蒋介石全力围攻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8、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_进军。
29、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30、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下列图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周恩来”、“开始创建革命军队”相关的起义名称。
(2)写出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实施的土地政策。
(3)“工农红军”召开了哪次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4)哪一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写出20世纪40年代牺牲的八路军将领一位。
(5)写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哪一事件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在当今的时代,你认为走向强大的中国军队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应扮演何种角色?
3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取得了哪些成果?列举一例即可。
(3)“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之后?
(4)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哪次会议?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33、简答题
(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请你说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1979年“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
(3)“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写下了哪些诗篇?这些诗篇对我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