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普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2、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种田技术的迅速提高

C.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   B. 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有学者说:“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素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这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实质性变化是指(  )

A.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成为共和制国家

7、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人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

C.京剧《定军山》

D.《马路天使》

8、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下列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新特点的是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A. B. C. D.

9、下图宣传画呈现的现象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下列条款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五口通商

B.割占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D.协定关税

12、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加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 )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与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13、下图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英雄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左宝贵

14、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九号

15、允许外国在我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6、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7、1900年,英、美、俄、日等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A.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B.日本侵略中国刺激列强

C.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18、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9、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

D.发展军事工业

 

20、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党的领导核心是

A. 胡锦涛

B. 江泽民

C. 习近平

D. 邓小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革命运动包括____________和镇压反革命。

22、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23、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运动。

24、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的终结。

25、_______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6、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27、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实行变法;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8、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最庞大、________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________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深渊。

29、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的胜利》,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0、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可喜成就,你知道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请你列出至少4项成就(包括时间)

 

3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签订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哪次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回顾党的历史,有何感悟?

(4)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建党多少周年?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侵华

(1)1931年的哪次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1937年的哪次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誓死抗战

(3)1938年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什么?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哪次战役?

我的感悟

(5)回顾抗日战争的历程,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遭受“以夷变夷”的谴责,但面对亡国危险,改革派几乎别无选择。更何况,他们还从几千年的中国史中找到了不少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时至今日仍被引用:天下无敌的西洋武器,其实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洋人只不过加以改进。尽管对西方文明是持如此认识,改革派的宗旨依然明确:“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材料二: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火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

后来,在给他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不超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的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

内容

1895年4月

《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在北京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1895年8月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

1896年8月

《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

1897年冬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成为北方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1898年2月

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强学会

1898年4月

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成立保国会

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昭,宣布变法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改革派的改革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两段文字反映了李鸿章对待西方的态度上,观点有了什么变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归纳维新派通过哪些方式推动变法的实施?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社会改革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