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锦州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学校停课,师生下农村。工厂停工,全民闹革命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2、干支纪年是古代的纪年方法,在近代仍用于纪年记事,如1898年戊戌变法。按照此纪年法,戊戌之后纪年当为“己亥(1899年)、庚子、辛丑、壬寅”。清李希圣所著《庚子国变记》记叙庚子年发生的大事。《庚子国变记》记载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

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5、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二大里程碑。”我国改革开放起航的标志(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7、井冈山会师,使“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形成的红军主力”指的是

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新四军

D. 人民解放军

8、邓世昌是中国近代的一位著名将领,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下列描述符合他的英勇事迹的是

A.守卫东南海防,荡平倭寇

B.参与黄海大战,视死如归

C.率军收复新疆,痛击敌军

D.领导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

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A.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B.经济发展太慢

C.毛泽东对改革开放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D.反对林彪、江青的反革命活动

10、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公社→社会主义公有制

11、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世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2、《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A.在经济上受列强控制

B.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使侵略者的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13、改革开放中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

14、1895年,你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作为热血青年,你一定参与了轰动全国的,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行动(  )

A.抗议《马关条约》签订的游行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成立兴中会

15、收集整理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过程。李军同学收集到民国政府颁布的《劝剪辫令》和《禁缠足令》,它们最适合归入

A.科技发展史料汇编

B.革命战争史料汇编

C.思想文化史料汇编

D.社会生活史料汇编

16、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共产党尊称他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③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在下列有关《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9、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D.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2、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将台湾割让给它。

23、诗歌中蕴含着历史。阅读下面的诗句,写出相应的内容,

(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足对虎门销烟英雄的赞颂•

(2)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笞案.

(1)面对刽子手, 仰天长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故!快哉!”

(2)九一八亊变后,中国并产党派 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抵抗日本的役略.

(3)1940年,八路军以 为总司令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淸末状元实业家张赛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24、各个时代都会涌现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6、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________

27、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8、(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_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_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3)__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__起义爆发。

(4)1912年3月,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5)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29、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30、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中华儿女的上进心。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军制造了哪震惊中外的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这一事变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2)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612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哪一事变?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32、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纵观历史,中国屈辱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哪个国家发动的?请写出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19世纪末,日本通过什么战争打败了中国当时实力最强的北洋舰队?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抗争,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的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33、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摘编自《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距今多少周年?

(2)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