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中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能力。
B.高考语文考点繁杂,在备考时,我们要细大不捐,逐一复习、梳理,切不可以怀着侥幸心理猜题押题。
C.令人叹息的是,这是一个瓦釜雷鸣的时代,正直敢言之士往往被压抑,难以展才华、实现理想。
D.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的仪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劝人为善这一点上,却是异曲同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 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白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等红灯时,一辆自行车斜插在一辆电动车前,骑电动车的大叔当仁不让又插到了自行车前面,然后两人就争吵了起来。
②抗战时期,汪精卫等人投靠日本,建立伪国民政府,这些人沐猴而冠,卖身求荣,是会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③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感谢老师,也是人之常情,正常表达谢意的方式,其实不容置喙,否则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④中国巨量的住宅库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恐怕将会迎来更艰难的处境,因为在中国楼市兴风作浪的热钱,也许会很快回流美国。
⑤一支平庸无奇的队伍,一群身无长物的球员,主教练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让球队由平庸变神奇,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⑥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作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作曲家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多年的艺术淬炼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大河之北》便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堪称现代气息与民族风味巧妙融合的典范,使听者获得似曾相识又出乎意料的欣赏体验。
①而是运用自由十二音技法
②刻画出燕赵大地慷慨悲壮的文化底蕴
③作曲家并没有使用固有的音乐素材来彰显河北特色
④创作了一个戏剧性主题
⑤从而涂抹上一层厚重的历史人文色彩
⑥整部作品透过充满现代感的音响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②⑤③①④ D.⑥②④③①⑤
5、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张床, ① 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但本书带给人的 ② 有趣而已,读者 ③ 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 ④ 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 ⑤ 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 ⑥ 提高警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不仅 而且 有时 有时 处处
B. 可谓 不只是 还 有时 有时 时时
C. 那是 不只是 还 经常 有时 时刻
D. 真是 不仅 而且 有时 经常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
梁少华
藏好最后一袋谷子,绪杰从地窖口爬上来。
前院里,绪亮正赶着骡子,在大石碾上,嘎吱嘎吱地把碎铁、耙齿、耕犁碾成粉末儿。
北村靠近北山,黄土粘稠,盛产谷子。谷子经石碾碾压去皮,熬成小米粥,油滑酥稠,尤其上浮起的油亮米油。馋人呦!
此刻,收割后的谷地,像产后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人来打扰。
盛开的野菊花,如豪放的花云,似梦幻般的锦缎,把山坡灰色的脊背遮盖了起来。在淡淡的花香里,绪杰嗅出了苦涩。
去年这时节,天还未亮,蒙城日伪军来抢粮。日伪军挨户搜了个坛碎缸破,新收的谷子被抢了精光。巷子里鸡鸭毛随风飘飞,猪羊圈里全空了。
菊花被堵小巷,无路可退,誓死相拼。小鬼子狞笑着撕扯她的衣衫,狂叫着刺穿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插在发束的野菊花……
疾病缠身的梁老汉被拦在路口,小鬼子解了他系腰的大包,撕裂成绳,掳走了他牵的耕牛。秋收以来,乡亲们的心一直悬着。游击小组组长绪杰,在值游动岗。
暮云低垂,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扛着的土枪。朦朦胧胧的,远处一队人马长蛇阵顺着山路向这走来。他心一紧,猫腰躲进了高粱地。
种植在低洼和高坡之间的高粱,一片片,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红透的高粱穗,似熊熊的火把。在这静谧的夜,摆动着身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越来越近,牲口上驮着的空袋子已隐约可见。
“等着吧!”绪杰瞪着血红的眼,瞄准队尾,“砰——”有人应声趴下!
“八路!”队伍一阵骚乱。啪啪啪,夜空响起凌乱的枪声。
鬼子不敢靠近大片的高粱地,放了一通枪。好大一阵子,四周除了偶尔传来的虫鸣,一点动静也没有。
长蛇阵停滞了,几个伪军死活不前,一番推嚷。骑大马的小日本嗷嗷叫。
声声脚步刺耳,大队人马拐上了沿水簸箕进北村的路。
一屋子守夜的人,听到村外传来枪声,迅速熄灯灭火。保长飞跑上老槐树下的庙台,双手撮成喇叭状,用全力拖起长调喊:“乡亲们,‘兄弟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
绪亮等十几个青壮年,分头藏在柴垛边、墙头上。手上的荆条篮子里,装着满满的土炸弹。大队人马很快逼近村庄,柴门被踢开,震得门框直晃。可他们连一粒米还没捞到,炸弹就从身前身后炸响了。霎时,巨大的烟尘同爆炸的火光,搅得什么也看不见。
不远处的小屋,门后拉弦绑好的炸弹,把拿枪托子砸门的鬼子“轰”地送上了天。
乡亲们用碾碎的铁粉,化汁成型做成外壳,装上土方炒制的炸药制成的炸弹,终于让鬼子们尝到了苦头。
血头血脸的一群人,抛下尸体,狼嚎着仓皇逃命。
很快,村外又一声惨叫,骑马的小日本一头栽下,“王八盒子”撂进了路边的高梁地。
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耷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地蹭。
“今夜,便宜这群王八犊子了!”大家还在为绪杰捏着一把汗,一抬头,他正翻越围墙,举着把“王八盒子”,站在了大家面前。
十几个青壮年欢呼着,围拢上来,传看着、摩挲着这把缴来的手枪。
“弟兄们,让它给咱多生几把吧?”
“对!”伴随着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乡亲们把绪杰抛举得老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鬼子下乡来抢粮、来抢粮……”突然,人群中有人动情地唱起了,拉腔声音高亢苍凉,还夹些花腔,绵长的歌声一直飘出村外。
(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10月刊,有删改)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小说均以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普通百姓在国难当头之际保家卫国的故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B.“乡亲们,兄弟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是保长的暗语,这是在提醒乡亲们,鬼子已经进村,可以使用自制的炸弹了。
C.“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耷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地蹭”,用词生动典雅,描绘出敌人仓皇逃窜的狼狈状态。
D.《荷花淀》选段中“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因为水生预感到村中女人会遇到日本兵。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山的谷子黄又黄》中插叙了去年日伪军来扫荡村子的内容,既凸显了日军的残暴无情,也补充了今年全村全员戒备的原因。
B.《北山的谷子黄又黄》开篇两段点到绪杰藏谷子和绪亮碾铁粉的情节,既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又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做了铺垫。
C.《北山的谷子黄又黄》结尾极富艺术魅力,既照应了题目,又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D.两篇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法各有特色,前者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环境烘托等各种手法,后者主要借助对话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
【3】环境描写可拓展小说的美学空间,能使描绘的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请据此分析《北山的谷子黄又黄》中描写“野菊”和“高粱”的作用。
【4】作为特殊时期的典型人物存在,有看符号一般的不可替代性。请据此分析绪杰和水生嫂形象的意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强调人们各有各的追求,而自己把修身养性作为毕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明确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出师表》中,点明了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于南阳时的心态,表明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住方面提出了要求,这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获得知识的途径。
(3)“花好月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诗人常同时借“花”“月”意象抒怀,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乃重修岳阳楼,____________,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3)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卫风·氓》)
(5)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7)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8)反身而诚,乐莫大焉。_______________,求仁莫近焉。(《孟子》)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以食物关乎人的生死来说理,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会拒绝;若“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万物皆“有所待”,其中描绘大鹏“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冥思苦想往往比不上学习实在的知识,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这个道理。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月说理来阐述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①斟琼液。
醉唱玉尘②飞,困融③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注)①蘸甲:指酒斟得太满,捧杯时指甲会沾酒。②玉尘:指雪。③困融:困倦。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六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四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
B. “捣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捣碎,与泥混合,涂抹在房屋四壁。汉未央宫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这里写“豪贵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见室内的温暖、芳香与华丽。
C. 在这大雪飞扬、地冻天寒的日子里,“饥寒人”还在劳作不已,为生活而奔走,为生存而挣扎。“岂知”,不仅是责问,简直是痛斥。
D. 本诗在前两句环境烘托之后,把豪门贵族的糜烂生活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前两幅是静状,后一幅是动态。
【2】本诗主要使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习凿齿,字彦威。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
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 “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曰:“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
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临终上疏曰:“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答曰:‘昔汉氏失御,九州残隔。至于武皇,静汉末之交争,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
(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B.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C.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D.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栽/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星宿,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
B.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通常有褒贬之意,如文中的“光武”。
C. 左迁,文中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凿齿才干突出,深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
B. 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向习凿齿请教桓温送钱物的用意,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
C. 习凿齿格尽职守,刚正不阿。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在看待君王一事上,他的看法违背桓温的意旨。
D. 习凿齿劝谏权臣,忠于朝廷。桓温有非分之想时,习凿齿写《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他临终上疏,为晋朝天下的正统性辩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
(2)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
1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前不久,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其命名源自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除此之外,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庄子》寓言中的典故命名为“南溟”;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命名为“鹰击”……这些年,我们用艰辛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将先辈们的想象与预言化为现实,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国式浪漫”。
请以“中国式浪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