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尘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反对台湾地区割让给日本
B.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发动“兵谏”,逼蒋下台
D.要求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2、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中,习近平和李克强都有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这与哪些政策有关
A.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 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C. 招聘村官
D. 红卫兵大串联
3、芳芳在编制本单元大事年表时发现,1946年6月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全面内战开始 B. 重庆谈判 C. 挺进大别山 D. 转战陕北
4、图中①处应填(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护国战争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国共两党合作
5、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6、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主人”的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一五”计划实施
7、李大钊曾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洞开……在外货竞争之下……鸦片战争的对外赔款以及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总此诸因,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遂以酿成太平天国的大革命。”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变得腐败无能 B.农民深受清政府的盘剥被迫反抗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 )
A.东南沿海一带
B.西北边疆地区
C.西南边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0、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离不开仁人志士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订
B.“公车上书”
C.德国强占胶州湾
D.“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11、今天在北京有两条马路分别叫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其命名的原因是( )
A. 他们二人都是出生于北京的名人
B. 这两条路是由他们设计的
C. 他们在卢沟桥战役中为国捐躯
D. 他们为解放北京立下了战功
12、民主革命时期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地是( )
A. 遵义 B. 上海 C. 南昌 D. 南京
13、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14、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5、下列有关井冈山会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会师的双方是朱德、陈毅的队伍与毛泽东的队伍
B.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D.陈毅任党代表
16、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抗击倭寇
B.虎门销烟
C.虎门激战
D.三元里抗英
18、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 )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黄花岗起义 ④护国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9、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影《重庆谈判》
B.毛泽东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C.三大决战纪念邮票
D.王树增创作的纪实文学《解放战争全记录》
20、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______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
22、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程度。
23、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24、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______》、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______》、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5、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26、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三民主义中的______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8、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9、请根据下列条约的影响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4)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
30、填空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过很多重大的事件,请根据下列图片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31、小历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3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33、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创立人是谁?机关报是什么?在这个政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4、为纪念改革开放39周年,郴州某中学的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①、开启“中国新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保卫新生的中国,1950年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军事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②、开启中国“伟大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什么?它确立了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③“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展望未来
④、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