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呼伦贝尔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清朝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由上述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康有为

3、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4、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5、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

C.洋务运动是一场晚清时期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

D.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6、“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名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哪一运动爆发前,广大同学面临的严峻的社会形势(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7、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西北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8、在我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是

A. 许海峰   B. 李宁   C. 容国团   D. 邓亚萍

9、张海鹏教授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

B.洋务运动

C.近代化探索

D.军阀统治

10、读下表,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20.6%

78.7%

1956年

85.6%

14.2%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文学艺术的成就有误的一项是

A.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我国的国歌

B.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C.鲁迅的《阿Q正传》无情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D.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2、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这样一种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逐级选拔行政管理人才,具有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特征。这种制度是( )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

C.行省制

D.金瓶掣签制

13、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是在(   )

A. 19267   B. 19274   C. 19277   D. 1928年底

14、1845年,一名英国商人贩运一批棉布到中国倾销,他不可能到达下列哪个城市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15、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7、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A.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B.掠夺了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利器之一。在中国近代,这一利器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下列条款与中国关税主权受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B.中英商定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C.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D.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19、如漫画中的主角是慈禧太后。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D.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20、采用年代尺是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李雷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______;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始于________;“中国所说的统治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己”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

24、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上映的《_______________》。

25、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_________联合多个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____初步形成。1945年8月,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签订《双十协定》。

27、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成功的(     )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9、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30、袁隆平的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2、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据此,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2)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上同帝国主义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

(3)这一时期,中共同封建势力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主要在哪一地区开展?

(4)这一段历史对我国有何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材料二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个“伟大决策”是在哪年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当中率先开放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已经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4)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哪次会议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