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大理白族自治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吻吻鹿鸣,食野之蒿”,和这句诗有关联,且因发现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邓稼先

3、太原重型机械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1953年到1957年,五年内各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4.6倍。这表明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建设(     

A.与三大改造密切相关

B.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

C.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突出成就。

D.在全国同类工业企业中遥遥领先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A.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粉碎四人帮

C.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6、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

7、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8、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此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A.南昌起义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0、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A.抗击倭寇

B.虎门销烟

C.虎门激战

D.三元里抗英

11、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2、郡县制最早起源于秦朝,郡长官由皇帝任免,县长官由郡守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实际上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制,要害在于强干弱枝,加强中央权力。对上述郡县制的描述,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没有错误

1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下哪些史实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①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②全国出现第一次工运高潮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B.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C.193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D.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乒乓球运动交流密切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7、202054日,北京大学举办“学习抗疫事迹,弘扬五四精神”主题座谈会。下列内容在该座谈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高举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8、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9、根据《虎门条约》,在19世纪50年代及以后,若中国境内英国人与中国人出现矛盾冲突,处理的方法是

A.由清朝官员依中国法律处理

B.由英国驻华领事按英国法律处理英方当事人

C.由中英协商处理

D.处理中国人,英国人不被处理

2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______________

 

22、洋务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____平方公里。

 

24、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5、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27、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的巩固和建设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英雄模范。如: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 。“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 ______ 。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______

28、探究题:

中国近代史交织着两条主线: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根据你所学知识,按照序号将下表补充完整。

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中国人民探索

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魏源《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等

太平天国运动

《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9、(1)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时务报》和《       》。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4)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0、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2、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

3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1)列举“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列举在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及作用?

(2)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说说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

(4)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革命?请写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功绩?

(5)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他连续发表了哪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6)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写写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在这一事件中帮凶又是谁?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最后签订什么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国家指的是?

(5)12月4日是该“夏宫”罹难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火烧该宫的见证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