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②枪杆子里出政权 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农村包围城市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2、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 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这位史学家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C.激发了中国人的救亡意识
D.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长春南湖公园有座纪念碑,上面刻有“1948年10月18日”字样。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描 述的事件有关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图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②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③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当时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三大战役
D.解放全中国
6、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据此可知,其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百日维新的措施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7、近代历史上,外国军队侵入北京的战争有。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8、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9、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下列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 )
A.政治运动硕果累累
B.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C.民主制度逐渐健全
D.实践认识存在偏差
11、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内容的是
A.开办新式学堂 B.编制国家预算 C.官民上书言事 D.训练新式军队
12、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20世纪90年代它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它是( )
A.南京
B.广州
C.厦门
D.上海
13、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
A.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
B.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D.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14、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5、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进行北伐和西征
D.浦口、三河大捷
16、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 万家岭战役胜利
B. 台儿庄战役胜利
C.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D. 豫湘桂战役胜利
17、某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该学者意在( )
A.揭示创办洋务企业的宗旨 B.对洋务运动失败痛彻反思
C.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 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
18、为了加强对祖国南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在海南地区设立的管理南海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琼州府
D.伊犁将军
19、有支军队出征的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支军队是
A.北伐军 B.八路军 C.太平军 D.解放军
2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下图中一位清代名将。与图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收复新疆 ②签订《马关条约》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______。
22、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涌现的代表我国思想潮流的刊物各一例。
(1)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
(2)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
(3)以“民主”“科学”为核心思想的刊物——
23、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国家。③推动了国际________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
25、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6、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时间是______;
27、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__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和_______、_________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28、中国国民党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9、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______平方千米的领土。
30、揭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2、列举首批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技术领域4个。
33、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样的意义?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困农民。”
——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史》
(3)结合所学回答,“中国自己的道路”指什么道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怎样依靠“农村的广大贫困农民”走自己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