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白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是制度变革尝试的的措施是(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A.政治措施

B.经济措施

C.文化措施

D.军事措施

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步加深 B.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4、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文学革命”(       

A.彻底地批判了封建礼教

B.启发了民众的革命觉悟

C.推动了文化普及和发展

D.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团体

5、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中,这组邮票中能体现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全国军民抗战胜利信心的是( )

A. B.

C. D.

6、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举办的新政,限于官办的制炮造船,认为这是自强的快捷方式但是需款颇巨,有出无入,何况军事工业与其他企业息息相关。洋务派认识到必须独辟蹊径,利用民力。以此为出发点,洋务派(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组建北洋舰队

7、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

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8、国庆节期间,李子涵同学同爸爸一起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这次参观,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你认为他的感想比较合理的是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C.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

D.《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10、“今年(1954年)吕鸿宾农业合作社的农业收入比去年增加了六万九千多斤粮食,社员实际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九万二千多斤粮食。”《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反映了(     

A.分散的小农经济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没收地主土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包产包干到户的实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D.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有效推动了农村发展

11、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的错误

D.终止文化大革命发生

1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3、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14、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论到:“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

A.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B.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

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D.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1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

①组织兴中会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领导辛亥革命 ④创建南京国民政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张三生于1850年,死于1902年。他这一生中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7、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首义地点分别在( )

A. 湖北、云南   B. 江西、云南

C. 江西、广东   D. 湖北、广东

 

18、西安事变是突然爆发的,中国共产党对事变本身以及解决办法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开始的“罢免蒋氏,交付国人裁判”,到后期的“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应当释放他”。这种转变是基于(     

A.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B.国共矛盾不复存在

C.国人不同意罢免蒋氏

D.蒋氏同意一致抗日

19、CCTV综合频道从2011年5月下旬开始播出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该剧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等南方各省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是( )

A.清政府反动统治

B.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C.日本侵略者

D.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0、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22、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

 

23、1924年5月,______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______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4、(题文)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_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________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2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7、_______年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_______起义。

28、下图人物是__________

29、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0、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各举三例)。

3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洗雪百年国耻,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什么?写出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

(2)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针对台湾问题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和政策?

(3)随着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你对两岸的统一有何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

材料一

主题

运动

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

器物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