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列几种情境中,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高中毕业了,送行时留言:“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大家远走他乡,要各自珍重啊!”

B. 他十五岁就投身南下打工潮,闯荡风雨五十载,荣归故里,欣然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美还是家乡景!”

C. 同乡聚会宴席上,董事长道:“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 重阳节老年座谈会上,工会主席发言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这美好的重阳佳节,祝福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爷爷 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

她擅长京剧,模拟各派唱腔,无不  

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 ,是因为齐白石仔细观察过真正的虾。

A.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C.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D.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族”指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B.陛,指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C.闲章是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D.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 仰观宇宙之大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誓天不相负

D. 渐见愁煎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数月内太阳磁场将发生180度的逆转。不过这是太阳每隔11年都会发生一次的正常变化,对地球表面的天气受影响不大。

B. 我省教育系统将在新学期实施了小升初整班移交,劝返复学等措施,力求不让义务教育阶段一名学生辍学。

C. 研究人员将利用现代科技对发现的遗体的头骨进行面貌特征的复原,试图揭开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

D. 央视推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播郭志坚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以及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的,将依法受到惩处。这一消息大快人心。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英雄不仅逐渐淡出会众的视野,而且还不时遭受个别人的低毁和亵渎。一些污蔑英雄的不实言论,甚至得到所谓网络名人的追捧和转载。这不仅损害了英雄形象、抹黑了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国史,更是抹黑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虚者,模糊虚构也;无者,否定抹杀也。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违背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原则,用假设取代事实、用支流取代主流、用主观取代客观、用个体取代整体,歪曲历史事实,丑化进步人物,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思潮和行为。在当下,它常以“反思历史”和“学术自由”为名,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方式,随意改变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

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戚柱作用为例,有人仅凭死亡将士的数量就简单得出“国民党领导抗战”的结论,这显然是以偏概全加主观臆断的结果。从抗日战场分工来看,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领导了正面战场,但并没有领导敌后战场。从抗战的过程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共两党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发挥了领导作用,推动扰日战争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在国内抗战中的作用开始递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主战场,抗击了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正是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强调中共在敌后战场中的中流硫柱作用。

其实,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是历史的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却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以及卖国者则加以美化以达到“重写历史”的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往往看法迥异,这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世界社会主义还没有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优越性尚未得以全面体现,这就为媚外主义提供了理由。从国内背景来看,市场经济形成的利益格局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负面影响在逐步显现,经济利益的矛盾甚至冲突正在向政治层面升级。在思想领域,学术自由和学术无序的界限有所模糊,思想矛盾通过“互联网+”正呈现“网络暴力”和“多数暴政”的趋势。

英雄和历史凝聚着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滋养一代又一代人,帮助人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旦被冷落、亵渎或涂黑,我们就将失去继续前行的指针、衡量是非的标准。没有英雄,是可悲的;不尊重英雄,是可耻的。对于种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我们要认真对待、深刻分析、防患于未然。

(摘自《别让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中所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一项是

A.某记者根据自己对医生的采访,认为被火灼烧是最高级疼痛,非常人所能忍受,邱少云在烈火中坚持不喊不叫的事迹不符合生理学,是根本不可能的。

B.由某电影公司出品的古装武侠爱情剧(戏说乾隆),虽然尊重乾隆微服私访的基本史实,但内容有大量的“戏说”成分,这让部分观众难辨真伪。

C.某节目主持人在一段私下聚会的视频中发出感慨,认为不该“一边倒”,跟美国对抗,不该抗美援朝,让中国错过了统一祖国的大好时机。

D.某大学教师在课下跟他的学生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是“游而不击”,借机发展自己的队伍,准备和国民党打内战,夺取胜利果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说起,指出立法背景是出现了损害英雄形象,抹黑党史、军史和国史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和行为。

B.文章第二段从概念入手,深刻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原则,用多种手段歪曲历史和丑化进步人物,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本质。

C.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中的中流砒柱作用为例,通过对抗日战场的分工和抗日战争的过程的分析,用列数字等方法,剖析了“国民党领导杭战”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

D.文章是按照“摆社会现象”“揭问题实质”“挖问题根源”“说问题危害”“谈解决办法”的思路,层层推进,有序展开议论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反思历史”和“学术自由”为名,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进行模糊虚构、否定抹杀,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思潮和行为。

B.如果任由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以及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的思潮和行为泛滥,人们将失去继续前行的指针和衡量是非的标准,思想就会出现混乱。

C.如果出现用假设取代事实,用支流取代主流,用主观取代客观,用个体取代整体,歪曲历史事实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就可以把这种现象看做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D.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在不断发展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建制度自信,才能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清除“媚外主义”的土壤,进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从民心、人性同理心的角度,对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行为进行控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随着时代的进步,IT行业出现了很多学生业绩赶超老师的事例,许多人用韩愈《师说》中的两句话抒发感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水以其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特点,往往成为古诗词中表达无尽愁苦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两句   ,说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慈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希望效法陈王曹植的洒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了箫声的悲凉幽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弹奏前试弹校音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弹奏琵琶过程中的不同动作。

(2)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生动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诗人往往借“酒”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和“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相似的心境。

(2)苏轼的《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两句表现客人对仙人长生、自由的羡慕。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的手法,通过对军中将领的用物描写,反应边塞八月奇寒无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描绘了山中四季景色,春夏是_____________ ,秋冬则有爽朗之气,水位下降,岩石裸露。四季之景各异,引人人胜。

(2)《观沧海》中,曹操面对孕大含深,包容万物的大海给予了极高的赞咏,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_仿佛都出自大海宽阔的怀抱。

(3)《行路难(其一)》中,自称“酒中仙”的李白,面对满桌珍馐美酒,却一反常态_____________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前路之难。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月①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①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后来,白居易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标注:“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通篇都从对方入笔,表达的是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

B.首联以明月之夜,清辉照人,引出离人幽思,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见月伤别。

C.诗歌颔联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思念之深。“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

D.诗歌尾联以“今朝”“方”表示后悔寄诗之迟,“共语”和“同悔”又蕴含双方绵长的友谊与思念,感人至深。

2诗歌颈联与李清照《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超,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时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倚恃虏威,据有北道,攻破疏勒,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超从间道至疏勒,捕斩反者,疏勒复安。建初三年,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兵一万人,攻占墨石城。超欲因此叵平诸国,乃上疏请兵。书奏,帝知其功可成,议欲给兵。平陵人徐干素与超同志,上疏愿奋身佐超。超发于阗诸国兵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追斩五千余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书奏,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卒,年七十一。子雄嗣。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B.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C.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D.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指先辈。古代酹酒祭神,每由坐中尊长率先举酒以祭,后来就称位尊或年长者为祭酒。

B.兰台,皇室藏珍秘图书的地方;令史,官名,掌报表文书事。

C.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御乘奥车,是皇帝的高级侍从。

D.假司马,即代理司马之职;司马是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因为家中贫寒,年轻时曾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供养母亲。

B.班超口才好,博览群书,不以辛勤劳动为苦,早有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之志。

C.汉帝两次派遣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也不辱使命,终建不朽之功,被封为定远侯。

D.班超年老思乡,上书朝廷,皇帝被他的话所感动,于是调他回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2)书奏,帝知其功可成,议欲给兵。平陵人徐干素与超同志,上疏愿奋身佐超。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方谚语说:好奇心害死猫。

法国作家法朗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请结合材料,以“好奇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