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2、1938年3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这场战役是( )
A.枣宜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3、根据下边红军《长征路线图》,按照序号在,空格处应依次填写的是
A.①瑞金 ②吴起镇 ③会宁
B.①井冈山 ②会宁 ③吴起镇
C.①瑞金 ②泸定桥 ③腊子口
D.①瑞金 ②会宁 ③吴起镇
4、“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其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光绪帝(1898年6月11日)”上述材料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该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联合国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6、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防微杜渐,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七七事变
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史,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按照条约签订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
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9、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副治国蓝图。下面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包头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青藏、川藏公路相继通车
10、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
A. 西方的先进技术 B.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 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1、“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在核技术、人造卫星等尖端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南京长江大桥也建成通车。这反映了( )
A.“文化大革命”未涉及科技领域
B.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努力
C.“文化大革命”只有影响到经济
D.“文化大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12、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 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横线处应填的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
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14、根据图提示指出相应的中共会议(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瑗珲条约》 D.《南京条约》
17、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如图所示,B点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由此推断它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鼓励发展工商业
B.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一战时列强无瑕东顾
18、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9、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下列人物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孙中山
20、“他是我国化学工业先驱,生产出我国的第一批精盐,打破了英国和日本商人对中国精盐市场的垄断;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材料中的“他”是
A. 张謇 B. 荣宗敬 C. 荣德生 D. 侯德榜
21、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2、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好战士就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3、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
24、1937年的______(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的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能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25、填空题。
(1)1905年8月,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后来,他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即 “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
(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______与______。
(3)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6、鸦片战争后,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______》一书。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______”的思想。
2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⑭__________。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⑮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8、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29、到19世纪80年代为此,______割占中国北方领土________。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0、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31、被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人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有哪些?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十年内战时期,哪一事件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此次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哪一文献?
(6)回顾党的革命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3、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阶级)
(1)写出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一例。这种盲目排外的色彩引发了哪一侵略战争?
(地主阶级)
(2)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哪一运动?写出这场运动期间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名称。
(资产阶级)
(3)写出20世纪初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一例。
(无产阶级)
(4)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哪一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成长之路)
(5)以史为鉴,谈谈革命怎样才能胜利?
34、深化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1952年全国主要农产品增长情况统计表
农产品 年份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 | 8.7% | 26.5% | 12.5% |
1952年 | 14.1% | 48.8% | 22.4% |
——据《中国共产党党史》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总户数已达全国农户总数的 96.3%,其中初级社户数占 8.5%,高级社户数占 87.8%。亿万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的发展道路。此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就有条件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逐步进行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推广机械耕作、施肥、杀虫等农业科学技术,从而使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
——据《中国共产党党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并分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材料三 1979年7月,邓小平亲自到安徽视察,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对于“包产到户”的态度。在邓小平等人的推动下,特别是小岗生产队包产到户,农业丰收的现实,证明了包产到户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包产到户的做法在安徽逐渐推广开来。
——据《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探索创新及启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贡献是什么?谈谈探索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