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明潜艇出现在瑞典水域内一事仍在发酵,截至到21日,瑞典的搜索活动已经开始5天,动用的舰艇和飞行器单位数量达数百。

B.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中国经济能不能爬坡过坎,答案是否定的,但没那么可怕。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中的烦恼”。

C.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还不如说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D.今天下午6时许,习近平主席夫妇将迎接APEC领导人夫妇并和参加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的外国领导人夫妇分别合影留念,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届时现场直播。

2、下面所列作家与作品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商隐——晚唐——号义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辛弃疾——南宋——号稼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石壕吏》、《长恨歌》

D. 徐志摩——现代——“现代诗派”——《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雪逾岭,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被 :覆盖

B.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极:尽情

C. 蜀之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彭端淑《白鹤堂文录》) 鄙:边界、地方

D.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   病:困苦、困乏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京畿重地,(bīn)临渤海,携揽“三北”,是北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5年来雄安从“一张白纸”(zhuó)墨,目前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阶段。

B.欧方表示愿为中方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谛约方大会提(gōng)支持合作,愿和中方共同应对新(guān)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

C.“外卖封签”是商家在外卖封口处贴的封签,它不仅可以起到追责(shù)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lí)清商家与外卖员的各自职责。

D.春光明媚的午后,择一处清幽,(zhēng)一盏芳茗,一场古音萦绕、汉服翩翩的小型古琴雅集,已成为浙江德清“90后”(zhuó)琴师卢云开最乐意参加的活动。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

B.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曾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C.“如何四纪为天子”中的“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D.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插曲

(美国)威廉·福克纳

每天中午他们都从这里路过。他穿着一套刷净的西装,戴一顶灰色的帽子,从不扣上衣领,也不扎领带。她穿一件雅致的棉织花布上衣,戴一顶阔边太阳帽。我坐在密西西比州我自己的在小山中那所粗糙简陋的小别墅前,或在木头门廊上摇摇晃晃时,见过他们好多次。

他们都至少有60岁了。他是位盲人,步履蹒跚无力。她每天带他到那座大教堂去乞讨,像平稳的水流一样说着话,用她那多节的手做着手势。日落时她又带他回来,把他带回家。直到斯普拉特林从阳台上对她打招呼,我才看到了她的脸。她左顾右盼,然后又向后面看看,没有发现我们。听到斯普拉特林第二次叫她时,她才仰起头向上看。

她的脸是褐色的,永远美丽得像个妖魔。她没有牙齿:鼻子和下巴之间可以相互一览无余。

“你很忙吗?”他问道。

“你有事?”她欢快地答道。

“我想给你写生。”

她没听懂,热切地看着他的脸。

“我想给你画一幅像。”他解释道。

“跟我来。”她立刻笑着对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说道。他顺从而艰难地想在院子围栏那狭窄的混凝土地基上坐下,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位过路人帮她扶他站了起来。我找了一支铅笔,就兴奋地离开了斯普拉特林,去为他找一把椅子。我看到她实际上正在哆嗦——不是因为年老,而是因为愉快的虚荣。

“艾绥斯·乔。”她命令道,他坐下了,他那无视力的脸上充满了只有盲人才了解的那种冷淡的上帝般的平静。斯普拉特林带着他写生的本子来了。她坐在已就座的那个男人旁边,把手放在他肩上。人们立刻明白他们要拍在结婚纪念日上拍的那种照片。

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倚仗着只有死神才能剥夺我们的优秀神话的魔力,她又一次穿上了丝织衣服(或者类似的东西),戴上了首饰、花冠和面罩,或许还有一束鲜花。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年轻而且美丽,她那颤抖的手放在年轻的乔的肩上。她身旁的乔又一次成为震撼她那充满恐怖、崇拜和虚荣的心灵的某种东西——有点令人害怕的东西了。

一位偶然路过的人觉察到了这一点,停下来看着他们。就是看不见的乔,通过在他肩上的她的手也感到了这一点。她的梦想使他变得年轻而且骄傲了。他也设想着在1880年那时候的男子和他的新娘拍照时的固定可行的姿势。

“不,不,”斯普拉特林告诉她,“不要那样。”她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转向他,看着他。”他赶紧补充道。

她服从了,但仍然面对着我们。

“把头也转过去,看着他。”

“但那样你就不能看到我的脸了。”她抗议了。

“不,我能。还有,我将马上画你的脸。”

她微笑着妥协了,脸上皱起数万条皱纹,像一幅蚀刻画,她占了他想要的位置。

她立刻变得像个母亲似的。她再也不是新娘了。她结婚的时间足够长了,完全明白乔既不是很可爱也不是很可敬畏的什么东西。而且正相反,他是可轻视的东西。他毕竟只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大孩子。(你知道她到现在为止已经生过孩子——可能丢失了。)但他是她的,另外的世界或许是那么坏,所以她要使它变得最好,记住那些日子。

乔又一次通过放在他肩上的她的手领会到了她的心境,他再也不是那超众的男子了。他也记得他来到她跟前寻求安慰,带给她新的梦想的那些日子。他的高傲从他身上消失了。在她的抚摸下静静地坐在那儿,孤立无援,也不需要帮助,处在黑暗中,而且平静得像个已看到了生与死,发现了他们两者之间没有什么重要区别的上帝。斯普拉特林画完了。

“现在该画脸了。”她很快地提醒他。眼下在她的脸上出现了某种东西,那东西不是她的脸。那上面恰好带有一种模棱两可的,不可思议的姿态。她正在摆好姿势吗?我疑惑地看着她。她正面对着斯普拉特林,但我相信她的眼睛既没看他,也没看他后面的墙。她的眼睛在沉思,而且是她自己的沉思。

斯普拉特林画完了。她的脸变成了一位60岁妇女的脸,就像一个妖魔一样没有牙齿,兴高采烈的。她过来看那幅画,把它拿在手里。

“带钱了吗?”斯普拉特林问我。

我有15美分。她没加评论地把画还了回来,拿走了那些硬币。

“谢谢你。”她说。她拍了拍她丈夫,他站了起来。“谢谢你搬来了椅子。”她朝我点点头,并且笑了笑。我看着他们慢慢地沿着小巷走了,真想知道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什么——或者说我看到的一切。我转向斯普拉特林。“我们看看这幅画吧。”

他正紧盯着那幅画。“喂。”他说道。我看着画,接着我清楚了在她脸上我所看到的东西。整个脸蛋画得确实同蒙娜丽莎的表情一样。

啊!女人仅仅拥有一个永恒的年龄!而且那不是年龄。

(选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徐磊译,有删改)

1小说第一段为什么要描写两人的衣着?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联系全文,谈谈你怎么看“她”这一人物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运》中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要实现它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色彩浓淡相宜;视野开阔旷远,水天上下融为一体。

(3)“鹧鸪”,因鸣声悲婉凄切,很容易牵动人的愁绪,被视为悲情的代表,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写

(1)在杜甫的《登高》中,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并以猿与鸟的活动来表现自己心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霹雳之声写车碾之声。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不懈对学习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女子隐藏起来,没有如约出现,男子只好“ ________”;《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自言心并非木石没有感触,却只能“_______”。

(2)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傍晚时分登临远望,看见秀丽的徂徕山,写下了“______________”。

(3)“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鹿”有关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从屈原的诗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出现“木叶”这一意象,它在后人的诗歌创作中就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表达回首故国、感慨物是人非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是未来与希望,肩负着国家振兴的重任,因此要有远大的抱负、坚毅的品质,正如《论语·泰伯》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牌上的把手。②无功级: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记功,故称功级。汉代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是倒装句,按正常句序,应为“记当日金甲雕戈,初立辕门”,倒装突出了“金甲雕戈”的雄姿。

B. “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显示出当时军事的紧急和词人的才气纵横。

C.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气,溢于言表。

D.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作者借《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之言以说己心更是满腹牢骚,一腔激愤。

E. 这首词上下片均从正面着笔,上片写过去,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风格掩抑沉郁,运用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斛”, 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 “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C. “太傅”,始于西周,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D. “友悌”,与朋友相友爱。古人说的“孝悌之义”,意即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给她一个奴仆。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写文化教育的文章。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他推荐萧鸾和他一起参与政事,武帝同意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卡迪根山中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人生中,遭遇一些痛苦是有价值的。我希望你能时不时遭受点不公平对待,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公平的价值所在;我希望你偶尔被人忽视,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学会尊重是多么重要;我希望当你失败的时候,你的对手能冷嘲热讽,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有风度的竞争是多么重要。

作家王小波说:人生最容易得到的就是痛苦,给自己添一堆莫名其妙苦吃的人,就真的更懂人生了吗?

对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