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30多年来,美国财政支出急剧增长,入不敷出,不得不借新还旧、寅吃卯粮,已逐步形成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
②记者走访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后发现,家用健身器材品牌多,样式多,品质良莠不齐,选择甄别存在难度,消费者看的多买的少。
③此时已是深夜,明月当天,清辉泻地,银色的月光在他清俊的脸上流淌,月色下,他眉目清朗如静川明波,身姿俊雅若芝兰玉树。
④季羡林先生在学术上被尊为“学界泰斗”,他的散文同样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章思想厚重,文字轻灵,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境界。
⑤只要我们坚守绿色发展理念,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解决,一年接着年干,运河生态修复工程就能计日程功。
⑥现代人在都市生活久了,开始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摆脱生活的匆忙,重新回归自然到乡村去过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 )
A.相如素贱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优秀京剧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只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就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用较多文字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了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焚香来表现秦宫奢侈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启迪世人要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指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面对外界的赞扬不加以奋进,面对外界的非议心态上不沮丧的原因。
(2)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红霞、白鸟、蓝天三色相衬,动静相宜,诗的意境画面丰富生动。
(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借云、鸟描写自然之前景,寄托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⑵庄周提出了“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哲学命题,李商隐借此在《锦瑟》中写到“ ________,__________”,以表达迷离之悲秋、难言之冤愤。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醒统治者北伐当有万全准备,否则会像刘义隆一样,落得“__________”的结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3)苏轼的《定风波》 “_____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二句写诗人所居的茅舍掩映在绿荫深处。这样,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诗人暂时居家的际遇。
B.三、四句,麦穗迎风摇摆,蚕食桑叶窸窣可闻;含蓄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时令特点,流露出对丰收的向往与喜悦。
C.作者对“老翁”只关心收成、“饷妇”不知时节和田园美景的美好表示失望与遗憾,认为他们不解风情。
D.最后四句诗人自问自答,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中“饷妇安知时节好”,以议论的方式道出了自己历尽沧桑的感慨。
(2)赏析“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一联。
(3)分析全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尽锐来战。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等谋乱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后周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年的先例。
B.“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也可以借指部下,还可引申为对将帅的敬称。此处的“麾下”与下文“以麾下骑”均指部下。
C.“节度”即节度使,是唐代始设的官名,它的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军政大权,初仅设于京畿附近,后边境也相继增设。
D.“班师”即“还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的后周世宗并未打胜仗,只是把军队调回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药元福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当蕃部人数众多、占据地利时,药元福毫不慌乱,自告奋勇主动出战,率部进军出击,击溃敌军。
C.药元福与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力排众议,迎风出击,打败了敌军。
D.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②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
【5】两次面临军队极度饥渴的困境,药元福均能扭转战局,请简要分析他有哪些卓越才能。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白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孙中山先生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电影《风声》中的顾晓梦说:“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知名主持人罗振宇有言: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者,皆为我辈。
“我辈”二字跨越时空,包蕴着当仁不让的责任感,更昭示着一种责无旁贷的主场感。无论何时,“我辈”都是一群令人心生敬佩的人,而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我辈”。
要求:结合以上材料内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