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②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说起他的过往的创业经历。
③经过几天的深谋远虑,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④李白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方向把这题材写深,写透,并且发挥到淋漓尽致、无所不至的境界,从而使后来者再也无法在这一领域内超越他。
⑤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⑥他们俩共事已久,许多事往往心照不宣,便能彼此默契,相互配合处理完善。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⑥
2、下列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A.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 图穷匕首见
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纸条。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①——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种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画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经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了,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的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中册,周纪怡译)
注:①当吋瑞典的电话号码; ②剧院座位号。
【1】请简要概括小说中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过程。
【2】尾段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请从结构角度分析“半张纸”在小说中的作用。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远望中长江如一匹白绢在金陵城外缓缓流过,远山苍翠可爱,山峰林立。
(2)《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边塞的雄奇壮阔,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边塞的凄凉与悲壮。
(3)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暗示古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开辟出蜀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李白在《将进酒》中借曹植欢宴之乐劝友人尽情饮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子贡问什么可以奉行终身,孔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诗经·无衣》中描写战之前战士们修整兵器,对敌人有共同的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个士人、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所以历代很多仁人志士把《<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为座右铭。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5)《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7、默写填空。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2)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卫灵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为人处世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体现出强烈的自我道德约束意识。
(3)《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 “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事立教”的目标所在。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野哭千家闻战伐,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3)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6)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到黄州①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②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①苏轼因言事和写诗而受诬陷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②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之职也属此列。③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这里代指俸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
B.“事业转荒唐”指诗人因“乌台诗案”而仕途受挫,被贬黄州。“荒唐”蕴含诗人对过去经历的自嘲。
C.颈联中,“员外置”前用了“不妨”,“水曹郎”前用了“例作”,体现了诗人在遭遇人生逆境后的旷达。
D.尾联写诗人因没能为朝廷效力却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而感到惭愧,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州镜冤
王世禛
荆州有某氏子,素亡赖。一日,于后圃筑墙,夜梦一美女子前拜曰:“妾在地下数百载矣,修炼将成,明日大劫,惧不可逃,惟君救之。妾胸前有古镜一枚,君慎勿取,但为妾复掩其藏,誓报厚德。”觉而历历能记。明日,集畚锸掘地,未丈许,果得一棺。发之,中有女子,古妆靓服,颜色如生,胸前有镜,方圆数寸,寒光射人毛发。某忆梦中语,欲掩之。其仆曰:“镜必有异,第取何害?”某遂取之,女子忽化为灰烬;某骇甚,遽掩其棺。是夜复梦女子泣告曰:“吾炼形已成,为汝所败,然自劫数应尔,于汝何尤?汝但珍护吾镜,吾当福汝。”某遂宝镜,虔奉之,镜时时有声,一旦女子来,曰:“杨相公开府江陵,思得奇才共济,此功名之秋也,试往军门献策,吾当助汝!”时武陵杨相国督师驻荆,某信其言,遂往上谒。杨公与之语,某谈兵料敌,高议纵横,不可穷诘。公奇之,延致幕中,每有戎机,辄与参决,将闻于朝官之。一日,某以小过棰其仆,仆竟死,方在幕府,不知为计。女子忽至曰:“无伤也,君但请暂归休沐,舆尸以出,吾能护汝。”如其言,至辕门,忽舆中血出如注,军校辈惊视之,得仆尸,驰报府中。召某问之,但云罪当死。既而语以兵事亦懵然不复能对公怒究其故某始对以女子所教已都不知今镜尚在公命取镜镜忽作大声飞去自是女子不复至矣某竟瘐死狱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语以兵事∕亦懵然不复能对∕公怒究其故∕某始对以女子所教∕已都不知∕今镜尚在∕公命取镜∕镜忽作大声飞去∕自是女子不复至矣∕
B.既而语以兵事亦懵然∕不复能对∕公怒究其故∕某始对以女子所教∕已都不知∕今镜尚在∕公命取镜∕镜忽作∕大声飞去∕自是女子不复至矣∕
C.既而语以兵事∕亦懵然不复能对∕公怒究其故∕某始对以女子所教∕已都不知∕今镜尚在∕公命取镜∕镜忽作∕大声飞去∕自是女子不复至矣∕
D.既而语以兵事亦懵然∕不复能对∕公怒究其故∕某始对以女子所教∕已都不知∕今镜尚在∕公命取镜∕镜忽作大声飞去∕自是女子不复至矣∕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觉而历历能记 觉:睡醒
B.未丈许,果得一棺 许:表约数,左右
C.镜必有异,第取何害 第:只,只管
D.某遂宝镜,虔奉之 宝:珍贵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氏子在后花园砌墙,当夜梦见一女子向他求助,希望某氏子第二天掘起棺木时,能将其掩埋且不要取下她胸前的古镜。
B.某氏子在第二天掘出棺木之后,本想按照女子的请托,将其掩埋,但在仆人的劝说下,拿走了镜子,女子瞬间化为灰烬。
C.仆人因犯小错,被某氏子责打致死,某氏子按女子的建议处理,但事情最终败露,杨相国问明原委后,直言他该定死罪。
D.本文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离奇怪诞,堪比《促织》;故事通过主死仆亡的结局,宣扬了因果相应、善恶有报的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致幕中,每有戎机,辄与参决,将闻于朝官之。
(2)无伤也,君但请暂归休沐,舆尸以出,吾能护汝。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百年诞辰日。下面是焦裕禄同志的几句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颇具启示意义。
①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来。
②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③整天想的是穿戴吃喝,不讲革命工作,那怎能行呢?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
④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
⑤干工作要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我选择 句, 立意为: 。用到的论据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