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直好世俗之乐耳(只) 居无求安(平安) 请事斯语矣(实行)
B. 油然作云(兴起) 忿思难(后患)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无)
C. 而勿正,心勿忘(矫正) 得志与民由之(遵循) 起于累土(积累)
D.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忧虑) 今日病矣(疲倦) 丁禽兽又何难焉(计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不过数仞而下 ③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④长余佩之陆离 ⑤ 粪土当年万户侯 ⑥伏清白以死直兮
A. ①②/③⑤/④⑥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②⑥/③④⑤ D. ①/②⑥/③④/⑤
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村童话
迟子建
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
走出来的,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
她一步步地移过院子,推开园门,贴着豆角架过来了。
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
“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
“我采猪食。”
“几岁了?”
“七岁。”
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梦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穿个项圈戴吗?”
我用手在脖子周围比划着。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楼住我!
“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
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
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
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
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我看着她起舞,跳得又快又急。
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
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我全部同意了。
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
我唯一的伙伴傻子狗,抖着金灿灿的毛,摇着尾巴,迎上来,我像奶奶搂我那样,死死搂住它,贴着它的耳朵,悄悄说:”傻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对别人讲。”
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细细的雨丝像一根根银色的绣针,一古脑地扎向地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
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大雨停了。傻子满足得直尥蹶子,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我屏住气推开那扇门,她马上发现了我,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
“奶奶,你的裙子像喇叭花。”我扳着她的肩,对她说。
她努着嘴,紧眨了两下眼睛,端着肩站起来,慢慢转一圈,又突然蹲下,惊叫道:“是像喇叭花。聪明的乖乖!”
她抱起我,推开门,绕到房后,放我到地上。
这回轮到我惊叫了。野草中开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奶奶一种颜色掐了一朵,插在我头上。几只黄蜂嗡嗡着飞到头顶,吓得我一把抱住她。
“蜂子!我怕蜂子!”
她笑着,抱起我,用手抚着我的脑门,边走边唱道:“黄蜂好,黄蜂好,黄蜂不蜇我的小宝宝。给你花粉吃,给你好花粉,只要你不来,吓我的小宝宝。”
我笑了。见我笑了,她也笑得更厉害了。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
“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
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
“倒忘了问了,叫什么名儿啊?”沙哑的、夹着痰的、含糊不清的声音。
“迎灯。妈妈说,生我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天刚擦黑,还没点冰灯呢,爸爸就给我起下了这个名。”
她又发出一阵骇人的笑声。吓人的老奶奶!我一溜烟跑回家,死死地抱住傻子。
秋天过得太快了,八月十五,我踩着零乱凋落的叶子,穿过苞米地,撞进院子,打开屋门。
老奶奶正用胳膊拄着脑门,坐在桌子旁。她见了我,又像疯了一样把我抱起来,抡了个圈,亲得我透不过气来。
“跟奶奶去江边玩玩吧。”
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
哗哗的水声,又轻又急。晚秋的江面,冷清清的一片。她给我讲白夜。说是夏至时,在漠河,可以看到北极光。她告诉我,她的家在江那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绿草地,有很好看很好看的木刻楞房子。她说,她年轻时糊涂,跟着她爹糊里糊涂就走了,说着一个劲儿叹气。她还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个很好看的人。还说,她有一个傻儿子,现在在山东,是她男人带走的……
她又唱歌了:又苦又涩的。唱得我听不懂。她说是他们家乡的歌。望着大江,我忍不住淌泪了。我悄悄地淌,再偷偷地抹掉。
(节选自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有删改)
【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老奶奶的形象。
【2】小说的题目为“北极村童话”,这与小说采用儿童视角有关,因为儿童纯真的心理更能把握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使小说充满童话世界的梦幻美。请从迎灯对待老奶奶的角度,筛选概括出文中哪些内容体现“童话”之美?
【3】本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说一说其中的妙处。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决起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面对春江花月产生了哲学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连续问句,拓展了诗歌的时空,具有深邃的意蕴。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了诗人壮年已逝,志未酬而人已老的形象。
(5)《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手法,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仲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遵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鲁迅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借松柏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环境考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 》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两句,写登上滕王阁远望所看到的山川景象。
(3)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两句,写出宋荣子不受外界各种评价的影响,宠辱不惊的平淡心境。
(4)《陈情表》中用“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雁传书”的典故寄予了人们诸多美好的想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此含蓄地表达了书信不能往来的相思之苦。
(3)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梦孚若①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②就,东溟③鲸脍④;圉人⑤呈罢,西极龙媒⑥。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⑦?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①孚若:方孚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首词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因梦已故挚友方孚若而作。②斫:用刀、斧等砍劈。③东溟:东海。④鲸脍:指切细切薄的鲸鱼肉,好吃的美味。⑤圉人:养马之人。⑥龙媒:骏马。⑦共酒杯:此处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得慷慨悲凉,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B.“唤厨人斫就”四句,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写出了梦中人的意气豪情。
C.“天下英雄”三句,用刘备和曹操的典故,暗示自己跟友人和他们一样都是英雄豪杰。
D.“饮酣画鼓如雷”两句,写作者在现实中醉酒后酣然入梦,又被晨鸡叫醒。
【2】词中作者理想和现实有怎样的矛盾?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年三十五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倘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五羖:特指春秋时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羖:公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三十五/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B.年三十五/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年三十五/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D.年三十五/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是古代官职名或者爵位名,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后来成为悬壶行医者的称呼。
B.丰镐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周王朝的国都,作为西周的首都沿用了近三百年。
C.大司寇是在春秋时期宋、鲁等国设置的官职,鲁国的大司寇掌狱讼、刑罚,兼理国政。
D.摄的意思是代理、兼职。长官兼理部属职责,低级官员代行较高职权,均可称为“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博学好礼,年轻时就很有影响。鲁国的大夫孟釐子认为孔子以后一定会才德显达,临死时就嘱咐他的儿子一定要去跟从孔子求学。
B.孔子志向远大,很想恢复周朝礼制。公山不狃反叛季氏时派人来召,孔子很想应召前去像文王、武王一样,在东方建立一个典礼完备的周。
C.孔子才胆过人,参政短期政绩卓异。他杀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给,参政三月,百姓就遵守礼法,出现了道不拾遗,宾至如归的大治景象。
D.孔子幽默风趣,不怕别人嘲笑自己。他听了郑人描述他的样貌,笑着说,样貌虽然描述不像,但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对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
(2)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5】孔子欲接受公山不狃的征召时,子路为什么阻止?阻止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毕业,高三某班召开“普通人能为国家进步做些什么”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主持人通过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点:
①拒绝说谎,客观看世界。
②不从恶,不冷血,讲道理。
③正视、同情、声援弱势群体
④独立思考,对听到的消息有所鉴别,保持质疑
⑤凭借良知、依据常识说话,不信口开河。
⑥传播友善,启蒙民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其中两到三种观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