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君何以知燕王 B. 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C.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 淳于髡说之以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不以为然,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至放纵自我。
②近年来,民间收藏十分火热,但乱象随之丛生:鱼龙混杂、以假乱真的现象不胜枚举。
③莫言讲起他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娓娓而谈,使很多文学青年也非常向往。
④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深谋远虑,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⑤北京兵不厌诈,在南海再造两岛。根据既定作业计划,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
⑥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将是一场盛典,而不是一出远交近攻剧。中国崛起以及与之相关的现阶段外交形势是既定的,中国人的注意力不会纠结在与之相关的一些细节上。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必须重视政府的力量。迄今为止,无论是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还是后发国家的城镇化,在其启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都无一例外地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具体言之,未来社区建设首先是一个政策建构和实施的过程,无论是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还是社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整个工程都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对那些特色社区和问题街区的改造,更是要政策先行,聚焦社会总体状况,推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社会融合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建设工程,政府必须通过其政策建构和行政实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所谓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包办,起源于欧美的较为流行的经验是所谓“PPP模式”,PPP主要是强调“引进私人资本,建立起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各参与方达到比单方面更有效的结果,在获得最大社会利益的同时,各方也共同承担项目责任和融资风险”。既然我们将城市更新落到具体的社区层面,那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将社区居民看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力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的进程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未来社区建设进程中的社会参与之所以如此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城市只有在社区层面存在着活跃的具有较强社区归属认同的社会力量,来自政府和市场的种种政策和举措才能踏实落地,并发挥作用,而不至于在社区规划改造的过程中发生对立冲突。
毫无疑问,未来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带有极强未来性的复杂工程,而且,其未来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就必须处理好其与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在对现代性展开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以及乡村社会所面临的严重萎缩的困局,都从根本上改写了现代社会历史,使人类社会在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现代性困境及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即深刻指出,在过去的30年间,“城市更新只是表面上换上一种新的形式,实际上继续进行着同样无目的集中并破坏有机机能,结果又需治疗挽救”,“城市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市使人疏远”。因此,在未来社区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沿袭城市更新模式,而应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以将技术性、社会性、生态性集于一身的未来性来消解现代性困境。如何通过未来社区规划,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关键。
自人类社会步入现代以来,即面临激烈的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发展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化理论即强调,只有告别传统,才能真正地进入现代。但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告诉我们,这种非此即彼的“传统-现代”二分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代之而起的新现代化理论则强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对传统的重估,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努力建立起未来与传统间直接的联结。我们所规划设计的未来社区,不可能脱离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进程,而突兀地建构起所谓的“未来性”。进而言之,只有充分彰显传统性才能体现其未来性,因为未来性的一个最大特性便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田毅鹏《“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材料二
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企关系内嵌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受到相应的关系性规则的影响。关系性规则(比如信任)能够降低交易风险带来的交易成本问题、矫正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中,需要尤其关注到个人、社区、企业三类关系性治理类型在跨部门互动中的基础作用——信任、柔性和交流,跨部门之间的深层交往尤其依赖于这些关系过程。
第二,未来的社区治理转型应当了解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比如从属关系、信任关系以及市场关系。社区治理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社区治理中复合治理机制的作用,其中包括了众多异质性治理机制的融合——单边治理与双边治理、关系治理与非关系治理等不同治理机制的对话。
第三,从本质上来说,建构“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权力变移的单一过程,跨部门关系的构建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需要走向整体性的社会建设,包括对社区公共生活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及对公共物品潜在获益的认知等等。
(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新社区何以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因为未来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各种事务均带有总体性,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建构和实施。
B.未来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居民通过引进私人资本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才能避免对立与冲突。
C.未来社区建设面临传统-现代间的冲突,只有告别传统,才能进入现代,只有在对传统反思批判的基础之上规划社区的未来性。
D.未来社区建设需要治理转型,治理转型的关键是跨部门的多种治理关系如何衔接互动,互动的基础作用是信任、柔性和交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未来社区建设的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政府包办,种种政策和举措反而难以落地。
B.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的论述看,要消解现代性困境,城市更新首先必须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C.社区建设的未来性实质就是将其前瞻性和延续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现代-未来这一连续性的发展。
D.未来社区治理转型,最终为了实现各部门对“治理共同体”有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对社区共同体有情感归属。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来社区建设途径的一项是( )
A.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
B.建立起充满共享性的社会
C.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D.跨部门的深层对话与交流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未来社区”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写出了夫妻相见,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的梦境,让人感到无限凄凉。
(3)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课堂上只抄录板书,没有锻炼思维和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丢了西瓜拣芝麻”,是不明智的;用韩愈《师说》里的句子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在以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例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把加强个人品格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 。
(2)《登高》中体现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诗句是 , 。
(3)《琵琶行》中作者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诗句是 , 。
8、默写。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正面描写美妙多变、华丽悦耳、悲抑或欢快的乐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3)《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6)《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处事、学会换位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家国关系我们应“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参透了人生更迭,江月永恒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B.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盛,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所有。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纣,以就灭亡哉?盖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外示威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人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灭,为天下之笑,深可痛矣!
——魏征《论时政疏·第一疏》
乙
愿当今之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知存亡之所在,节嗜欲以从人。省畋游之娱,息靡丽之作。罢不急之务,慎偏听之怒。近忠厚,远便佞。杜悦耳之邪说,甘苦口之忠言。去易进之人,贱难得之货。采尧舜之诽谤,追禹汤之罪己。惜十家之产,顺百姓之心。近取诸身,恕以待物。思劳谦以受益,不自满以招损。有动则庶类以和,出言则千里斯应。超上德于前载,树风声于后昆。圣哲之宏规,帝王之盛业,能事斯毕,在乎慎守而已。
——魏征《论时政疏·第三疏》
【1】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字词。
①威动殊俗 ②不虞后患
【2】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魏征认为隋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甲文中的原文语句作答。
【4】魏征认为成就帝王之业应该怎样做?请根据乙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至少写出3条。
【5】上文中,魏征借隋亡的教训劝谏当朝统治者。在我们学习过的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作品中,也有一些作者,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向统治阶级提出了自己对朝政的想法和意见。请举出一篇课文,加以分析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经常在一起玩要。小男孩收集了很多贝壳,小女孩拥有很多雨花石。小男孩想用所有的贝壳与小女孩的雨花石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但是小男孩却把最大最好看的贝壳藏了起来,仅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而花石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雨花石。
人际交往对于个体的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你在与人交往中有怎样的困惑与收获?你对人际交往有怎样的认识或思考?
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只写议论文。(3)字数890字至900字。(4)名人名言3条以上。论证方法不少于三种。(5)标点规范,无英文标点,文面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