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
①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填然鼓之 ③襟三江而带五湖 ④窜梁鸿于海曲 ⑤谨拜表以闻
⑥垣墙周庭 ⑦东犬西吠 ⑧倡优所畜 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⑩所以游目骋怀
A.①④⑤/②⑥/③⑩/⑦⑧⑨
B.①④⑤/②③⑥⑨/⑦⑧/⑩
C.①④⑤⑩/②⑥⑨/③/⑦⑧
D.①④⑤⑩/②③⑥/⑦⑧⑨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选自庄周和他的门人及以后学者的著作《庄子 养生主》。庄周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B. 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散文家。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为“三苏”。
C. 《伶官传序》多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号醉翁、香山居士。
D. 《项羽之死》选自司马迁编写的《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长冬麦语
宋殿儒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
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
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作为“硬性嫩娃”。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他们愿意把最好的肥料上到麦田里,他们也舍得用汗水去浇灌麦子的一季旺盛。父亲说,只要你舍得流汗,把它按时种到大田里,它就决不会辜负了你的期望。给人结出白馍细面和幸福的日子……我们常常看见,父辈们的犁铧开处,就有麦浪滚滚,那就是麦子的品格——它其实也是农民们的汗水、泪水和希望凝固成的一个姿态。
⑧亲近麦子的人,不仅是品尝到麦香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而是每时每刻会把麦子放入自己的脉动。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念叨自己的麦子:“不知道麦子长得好吗?”“今冬的雪多了,麦子又能丰收了哈……”“麦子也是咱不可忘怀的一个亲人……”他们在念想着麦子的一个个日子里,数点着自己对麦子情结的记忆。
【1】文中第②段描写了麦子在寒冬的艰难处境,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2】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和“麦子”各自怎样的心理?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
【3】简述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长冬麦语”的丰富意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遨游,从而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4)庄子说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表达出要顺应自然,乐天知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同样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把战斗场面描绘得大气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滕王阁序》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4)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正面以声、以形摹写箜篌声,同时运用比喻、通感修辞描写乐音清脆和缓惨淡清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诗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如“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⑷《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⑸《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诗文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朔风”常指冬天。
C.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
D.“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醉花阴”是词人早期的作品,而“声声慢”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2】本首词里的“愁”和她写的《声声慢》里的“愁”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你学过的这两首词分析。
1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①,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②,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③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
注释:①乂[yì]:有杰出才能的人。②纁xūn:浅红色。③刍[chú]:青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B.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C.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D.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为坐乘,故称安车。高官告老还乡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
B.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
C.文中的“三辅”指京城附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
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稚品德高尚,不羡富贵。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他多次躲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
B.徐稚等人不赴桓帝的征召。陈蕃、胡广等上书举荐多位“处士”,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而至。
C.徐稚对待朋友真诚而友善。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
D.引用《诗经》加强表意效果。文中共引用《诗经》两次,第一次是陈蕃等人引用,对国之贤才表示期盼、欣喜和自豪;第二次是郭林宗引用,对徐稚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感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2)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仪式上称赞勋章获得者,“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学习、工作的“躺平者”。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团委组织一场当代青年学生励志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