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

A.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 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 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2、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的十六。

B. “暮春之初”中的“暮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南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D. “汉末建安中”中所提到的“建安”是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楚人一,可怜焦土

B.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 辞楼下以殿,来于秦

D. 能守其土,不赂秦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合力)    愿大王少假借    (宽容,原谅)

B.轲既取图奉之,  (打开)    持千金之资    (货币、钱财)

C.又欲其西封        (放肆)    而夕设版焉    (成功)

D.卒起不意,尽失其  (风度)    寡人之过也      (是,动词,表判断)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提起楷书,人们必称颜真卿。         。于是,颜体字诞生了。

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和游移

这种风格,缘于他以智慧和胆略对楷书的结构、用笔、力度都进行了改造和组合

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颜体字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另一方面,颜真卿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了新的艺术样式

他的楷书宽绰浑厚,气势雄伟

A.⑥②③①⑤④

B.⑥②③④①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③②⑥①⑤④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黄文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因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在看望做完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任,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从新手熟路》的文章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两万五千公里,对于黄文秀来说,有着别样的理解。黄文秀经常以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来勉励自己、激励队友,不向贫困低头、不向困难屈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带领群众在脱贫路上攻坚克难。这,就是黄文秀践行的初心。

百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石山林立,山路蜿蜒陡峭,基础设施薄弱,全村11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有几个屯离村委10公里以上,最远的达13公里。当初组织考虑到一个女孩子去偏远的百坭村开展工作不方便,但黄文秀主动承担了责任,而且决心特别坚定。百色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说。刚到村里时,有群众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心里不免对她产生怨气。贫困户黄邦旋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就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拒绝为上门做工作的黄文秀开门。但她丝毫没有气馁,一次次通过各种途径做黄邦旋的思想工作,不仅讲清讲透各项扶贫政策,还不断激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光荣脱贫。最终,道理讲通了,心气顺畅了,黄邦旋脸上也有了笑容。黄文秀还为他争取到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黄邦旋一家通过种植水果,顺利实现脱贫。

为了更好打开局面,黄文秀积极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此后,她到群众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子、干农活、种油茶、摘果子,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她利用休息时间,把贷款买来的私家车当作工作车,花2个月时间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把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详细标注由来。村民们渐渐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的女书记不仅学说当地话,还主动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不带丝毫娇气,很快就都喜欢上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黄文秀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信赖,赢得了群众支持。

想致富,先修路。百坭村有5个屯交通困难,虽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连年雨水冲刷,路面已破损不堪,雨季陡峭路段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过,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制约产业发展。黄文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积极筹措资金硬化了1.5公里通屯路,安装了47盏路灯,修建了4个蓄水池,逐步改善了百堤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百坭村,道路更好了,路灯更亮了,蓄水池更多了,村里更美了,脱贫致富的人更多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深入研究、挖掘百坭村的资源优势,学经验、找路子,大力发展杉木、八角、砂糖桔、枇杷等特色种植产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村的杉木种植面积从8000多亩发展到2万多亩,八角从600多亩发展到1800多亩,砂糖桔从1000多亩发展到2000亩。仅砂糖桔2018年就销售了4万多斤,销售额22万元。同时,她联络母校师生来村里开展支教,为筹办百呢坭村幼儿园多方奔走;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村规民约吟诵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在黄文秀这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百坭村经过努力,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88户418人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百坭村及村里贫困户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闪耀着她奉献的光芒。

(摘编自《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文秀在朋友圈中把扶贫工作看作“心中的长征”,反映了黄文秀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辛。

B.百坭村有些群众对黄文秀产生怨气,因为他们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

C.贫困户黄邦旋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但黄文秀没有放弃帮助黄邦旋。

D.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学说当地话,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向村长讨教工作“诀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一个“缠”字透露出了当地百姓对黄文秀工作的肯定。

B.本文主要记叙了黄文秀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夹叙夹议,展现了黄文秀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等光辉形象。

C.文章罗列了一系列的数字表现百坭村的发展成绩,肯定了黄文秀为百坭村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付出的努力。

D.黄文秀坚守初心、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3】《时代新青年》杂志“最动人”栏目拟征集优秀人物通讯稿。请你从新闻价值或写人技巧方面为本文写一则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使用博喻,以“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招、呼、陆行、水行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的重要意义,进而推及君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6)《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说》一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他嘲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生活极度奢靡,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毫不珍惜。

(3)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国灭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中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和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赤壁赋》中苏轼表现出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阐述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多悲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笔下的秋天却是“__________”,江水清澈,千舟竞发,生机无限。

(2)《红烛》中,表明“红烛”流泪的因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笠是兜鍪蓑是甲,____________,低头折腰只不答。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通过反问批判秦对人民索取无度,并斥责其任意挥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有了尺寸之地,但子孙们却毫不珍惜,言语中流露心痛之意。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夸张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B.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B.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C.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D.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祐二年”是以皇帝年号纪年,“嘉祐”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时期,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太守”在战国时称郡守,汉改称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侪”是“辈,类”的意思,相当于“伦”“徒”“属”“辈”等。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苏轼未成年时,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中国航天,浪漫无敌!很久以前,中国人抬头望的时候,满天神话。天问、祝融、嫦娥、玉兔、悟空、天宫、北斗……直到他们以这些名字将自己的航天梦一一照进现实!从此以后,当我们再抬头,当知——满天渐是中国人的浪漫!神话般的现实!

材料二:

巴洛克小区、莱茵庄园、塞纳小镇……一眼扫去,这些名字是否熟悉得紧?

曾经,大江南北一些居民小区,就爱取这样的“洋名字”,建筑土没事,名字“洋”就行,拉起一张外国皮,不愁没有客源。但是这股“歪风”,一些地方准备刹住。近日,海南省、河北省、广东省等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列出不规范地名清单,多个居民小区等被认定取名“崇洋媚外”,并拟着手开始清理。

班级计划举行“坚定文化自信”主题班会,围绕上述两则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