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果树瀑布气势如虹,令人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前次见面,我发现对于我的失约,她耿耿于怀

C.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

D.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2、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诚见欺于王而负赵

A. 君何以知燕王

B.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 为巡船所物色

3、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的一句

A.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下列词语翻译正确的是( )

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到。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比,相邻。

C.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赞同。 D.非曰能之,愿学焉。能,能够。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是

A. 惘然(茫然)   一夫关(面对)  苦(痛恨) 横绝(飞越)

B. 等闲度(平白地)  潦倒(失意)   识(略微) 匪亲(可能)

C. 阑干(纵横错乱)  手(随意)   息(收敛) 嗟(叹息)

D. 左迁(贬谪)   坐(后退)   天(距离) 漠(旷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   材料一: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要靠人。

靠有担当的文化人。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他们应该对文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无声润物中培根铸魂。

靠有绝技的手艺人。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靠有情怀的开拓者。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摘编自李广春《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材料二:

坚持开放是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路径。优秀的文化不能束之高阔,只有扩大开放的胸襟,主动拥抱公众、拥抱市场,才能将自身的超常魅力散发出去,并且在市场的浪潮中挖掘出更大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开放就是要揭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特别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公众能够接受到的各类文化产品非常丰富,影视、音乐、游戏异彩纷呈,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业态的兴起,堪称是对过去文化格局的颠覆。如果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还满足于过去“高冷”的人设,坚持封闭,只会加速观众流失。人气的减少就意味着那些珍贵的文物、建筑等会明珠蒙尘,只能沦为历史研究的工具,难以发挥出传承文化的价值。

开放就要彻底对固有理念和传统模式进行大胆革新。要去管理中心化,把中心转移到公众身上,公众需要什么、喜爱什么,就要努力去迎合他们的需求,坚持以开放的步伐走下去。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渠道,让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编自《向故宫学习,传统文化越开放越有活力》)

材料三:

要让传统文化更受欢迎,我们需要在传播方式上接纳新的形式,学会构造独特的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方式,让线上和线下传播共同发力,让节目被更多人看到、知道。

今日头条与《上新了,故宫》强强联手,共同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今日头条配合该档节目呈现四大版块——故宫文创新品独家投票通道、网络创意投稿独家平台、故宫宝鉴呈现和单院长主题任务推送,同时更多节目短视频一并呈现。网友可在今日头条上对每期《上新了,故宫》的文创新品进行投票。此外,为了让文化“活”起来,除了专业设计师外,节目也面向高校优秀设计师征求创意投稿。大众通过今日头条创意投稿的征集平台,参与到文创新品的研发过程中,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感让大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节目通过与今日头条的深度合作,不断地寻找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故宫文化与年轻大众喜爱的流行元素间的平衡点,不断寻找文化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新突破点,力求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

除了与今日头条的配合传播外,故宫博物院联合微博、淘宝等共同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锦上添花。微博中拥有600万粉丝的故宫博物院对《上新了,故宫》进行宣传,其中的文创新品也在微博中频频出现,解读故宫文化的同时,让故宫产品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多地展现与传播。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兴起,网络购物应运而生,故宫博物院借此契机纷纷开办淘宝店铺,借助网络平台对文创产品进行宣传与销售。《上新了,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多在淘宝店铺上新,得到当下年轻人的青睐与关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第一批5000件产品在一小时内以每套2000元的价格抢购一空;网络众筹“故宫睡衣”在短短几天筹款已超过280万元,这些成绩不仅能够体现该节目的火爆程度,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其中,探索热销背后的文化原因。

《上新了,故宫》节目以电视为主要播出平台,以今日头条为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年轻人聚集的淘宝、微博为营销平台,多媒体融合,提升节目文化传播效果,扩大节目影响力,扩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摘编自滕华琳《从〈上新了,故宫〉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新了,故宫》与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的成功合作,既证明了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社会有机地融合,又实现了节目组培养更多年轻研究者的目标。

B.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就要把文化推向市场,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拓展文化服务种类,全面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C.坚持开放就是要做到去管理中心化,努力迎合市场需求,揭开一些珍贵文物和建筑的神秘面纱,面向公众开放,将其历史研究价值逐渐转化为商业价值。

D.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生活是传统文化的根源,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社会生活;传统文化影响着社会生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智慧;要面向未来,以文化人,引领风尚,助力复兴。

B.近年来,故宫能够重塑公众对博物馆乃至传统文化的认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敞开胸襟、扩大开放,而且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开放。

C.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公众能够接受到的现代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导致不少老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越来越大。

D.《上新了,故宫》的巨大成功,一方面表明了开放、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传统文化在当下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上面所选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的场面时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纪念刘和珍君》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生活在世外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从听觉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的气氛。

(3)《诗经·氓》里写女子回忆自己与“氓”一起嬉戏玩耍、谈笑风生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描绘了洞庭景象,杜甫《登岳阳楼》中也有与之意境相近的描绘洞庭景象的诗句,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整体范围和居住感觉上来描写建筑的宏大。

(2)杜甫诗《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洞庭诗词中最为宏阔的一句,千古称颂。

(3)《庖丁解牛)》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一句,写出了庖丁解牛之后,志得意满的神态,描写精妙。

1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__________”,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2)《琵琶行》一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中庸(唐)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以下选项对这首诗理解 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B.颔联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

C.中间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美”,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声音。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诗人正是怀着这愉悦之情听筝的。

D.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时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注释)①扈从:跟从,随从。②喑:哑嗓,不能发声。③行在所: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于上座_____________ (2)当代词客,前身应画师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贼陷两京,驾出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历史事件有关。

3根据文中“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这句话,从本学期早读“王维专题”中选择一首诗,分析诗中的这个特点。

4翻译并回答相关问题

(1)翻译: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

(2)“独维得免”的原因,依照文意至少有以下两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维才能出众的一组是______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③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④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⑤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公主请王维上座,是因为王维独奏的《郁轮袍》正是公主所讽诵的,而《郁轮袍》又是王维自己的佳作。

B.安禄山逼王维到洛阳,把他拘留在普施寺,是因为安禄山非常嫉妒王维的才能。

C.曾经有人拿了按乐的图画给王维看,王维应答准确,说明王维对音乐非常精通。

D.王维除了善属辞,工草、隶,闲音律,通诗善画之外,还笃信佛教,吃蔬着素,足见其受佛教影响之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③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教材中很多发人深思的语句,不仅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启迪。读了上面四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