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再就风格言之,正经的、荒诞的、滑稽的、幽默的、庄重的、诙谐的等等,流派甚多。
② 人生舞台上的人间戏剧,真戏有,假戏更不少。
③ 人间世界的大舞台就只一个,而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人间戏剧,种类可就不胜杂多了。
④ 喜剧、悲剧、丑剧、闹剧、正剧、杂剧等等,应有尽有。
⑤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这是人们惯常说的一句喻世醒言。
⑥ 真戏假做,假戏真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虽是好看,却难看透。
A. ⑤②⑥③④① B. ③⑤①④⑥②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③②⑥⑤④①
2、下列诗句中间四句打乱了次序,根据律诗的特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
,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①北极朝廷终不改 ②玉垒浮云变古今
③锦江春*来天地 ④西山寇盗莫相侵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②①④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饥馑 褊小 忖度 放辟邪侈
B.缔听 烦躁 尸骸 苌弘化璧
C.会晤 剽掠 迤逦 杳无音信
D.草芥 懈怠 竖子 兴利除弊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子衿(jīn) 樊笼(fán) 剡溪(shàn)
B.石扉(fēi) 渌水(lù) 殷切(yīn) 呕哑(ōu)
C.画舫(fǎng) 悄怆(qiāo) 银篦(bì) 呜咽(yàn)
D.湓浦(pǔ) 潦倒(liáo) 江渚(zhǔ) 纶巾(guān)
5、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衣不完采(完整的) 轲自知事不就(完成) 吊(悼念)有忧,贺有喜
B. 致其众而誓之(招致,召集) 贾人资皮(卖) 其身为夫差前马(自己)
C. 果行,国人皆劝(劝慰) 不矜其功(夸耀) 终已不顾(回头)
D. 进兵北略地(夺取) 燕国见陵(欺侮)之耻 四封之内(疆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盆兰花
季明
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山民。
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
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
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
“你也喜欢花?”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
“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
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
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
老安憨憨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
画家掏出钱,说:“一定得给你钱。”
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吗?”
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
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
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走了。
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
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安。
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那盆兰花肯定非常值钱!”
“值啥钱?”老安不解地问。
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千多块钱呢!”
“五千多块?”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
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竟然卖了三万块!”
“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
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一盆说:“好像就是这样的!”
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
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
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不响呢!”
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
半响,老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狗日的画家!”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
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
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
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
“一百块。”
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钱不卖!”
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一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三万,你脑子有病啊?”
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狗日的!”
“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
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李致宁?那幅画呢?”
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
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
“五万块!”老安惊叫一声。
老安的手又剧烈地抖动起来。
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陌生客人被自家的花香深深陶醉了,老安热忱地送了李致宁一盆兰花。出于酬谢,李致宁送了一幅画给老安。
B.对李致宁送给自己的画,老安怎么看也看不出好在哪里,后来感觉自己被李致宁骗时,咬牙切齿地将画撕成粉碎。
C.老安送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告诉老安兰花很贵,惋惜老安好花没有卖到好价钱。
D.小说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先扬后抑,情节跌宕起伏。兰花是行文线索,以老安的前后变化,讽刺了他的咎由自取。
【2】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吾师道也, ?
(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管弦呕哑,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6) , 渺沧海之一粟。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8)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9) ,来者犹可追。
(10)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体现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3)《赤壁赋》中作者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4)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女》《诗经》)
(6)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俟君子。(《侍坐》)
(7)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8)赤也为之小,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9)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10)十旬休假,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⑵《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⑶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B. “况属”二字,起着承接、递进的作用,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再展开一个更为阔大的画面。
C. 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含有草木摇落的悲秋之境。
D.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严谨,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2】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
13、苏轼传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徙知徐州”中的“知”,是知县之意,官名。
B.“河决曹村”中“决”的意思是“堤岸被水冲开”,后面的“泛、溢、汇”等词都写出了水患来临之时的情景。
C.“吾侪小人”中的“小人”在现代汉语中有“人格卑鄙的人”的意思,句中也是此意,表示自谦。
D.“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是相同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C.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D.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4】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不管时间是多么短暂,都要用尽生命的一切来开放。如果盛放的时刻是美的,凋落时尽管无声,也会留下美的痕迹。青春中的我们,是一簇新生的藤花,带着年轻的茫然与希望,带着那颗奔腾澎湃的心,勇敢追逐最初的梦想。我们走在追梦的道路上,且行且歌……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选准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题目自拟,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