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B.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C.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特别强调,要提高短融、超短融债券的风险排查,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活动,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比例。
B.发挥我市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既是推动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C.60多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了下来。
D.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要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如何斗移星转、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
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
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
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A. ⑤④①③② B. ⑤③④①②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④⑤②③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大自然煞费苦心,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间一处处胜景,黄山就是群山中的极品。
B. 骏马与武士与英雄本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曾创造出多少叱咤风云的壮美形象。
C. 泛舟湖上,环湖四望,我看到一种罕有其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亮蓝。
D. 散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蕴含着生存的哲理,春夏秋冬,沧海桑田,启迪着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5、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哨兵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小说地方特色浓郁,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重在表现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
C.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
D.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
【2】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人物形象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小说中划线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它的效果。
7、在横线上填写出作品原句。
①谈笑间,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⑥天也,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写婚后女子没有一天不是早起晚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舍里飘荡着袅袅炊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客人慨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长流不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形容江水澄澈,舟船穿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临行前唱的两句词是:“ 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马奔跑速度之快的一句是“__▲ ”。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 《短歌行》)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赤壁怀古》)
(3)《劝学》的第三段论述学习的重要作用,其中作为该段分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里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里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作者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君子需要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中,君子和常人的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李清照
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注]还解辟寒无?
【注】通犀:《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交趾国进贡犀牛角一只,色黄似金,置于殿中,有暖气袭人,名曰辟寒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首句写人,描写了闺中女子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打扮的情状。
B.上阕二、三句写景,由远及近,用晚风、落梅、淡云和疏月等意象勾画出词人的内心。
C.下阕首句中一个“闲”字,写女主人公连瑞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刻画了其愁苦无绪的形象。
D.这首词极为婉转,怨而不怒,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温柔敦厚”的要求。
【2】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愍帝建兴元年。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司马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元帝建武元年。初,流民张平、樊雅各聚众数千人在谯,为坞主。王之为丞相也,遣行参军桓宣往说平、雅,平、雅皆请降。及豫州刺史祖逖出屯芦州,遣参军殷乂诣平、雅,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乂曰:“卿未能保其头,而爱镬邪!”平大怒,于坐斩乂,勒兵固守。逖攻之,岁余不下,乃诱其部将谢浮使杀之。逖进据太丘,樊雅犹据谯城,与逖相拒。逖攻之不克,请兵于南中郎将王含。桓宣时为含参军,含遣宣将兵五百助逖。逖谓宣曰:“卿信义已著于彼,今复为我说雅。”宣乃单马从两人诣雅曰:“祖豫州方欲平荡刘、石,倚卿为援,前殷乂轻薄,非豫州意也。”雅即诣逖降。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王含复遣桓宣救之,虎解去。逖表宣为谯国内史。
先是,赵固等互相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已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河上诸坞先有任子在后赵者,皆听两属,时谴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坞主感其恩,后赵有异谋,辄密以告,由是多所克获,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永昌元年冬十月,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
B.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
C.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
D.乂意轻/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见大镬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方用之/奈何毁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戎狄,古时称南方少数民族为狄,西方少数民族为戎,后用来统称少数民族。
D.流民,指因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逖认为晋朝之所以发生动乱,是因为皇上昏庸无道引起臣下怨恨背叛以及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祖逖希望任命将帅出兵北伐,拯救正处在苦难之中的北方百姓。
B.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雄心壮志,对祖逖北伐不全力支持,只拨发给他一千人的粮草,三千匹布,还不给铠甲和武器,让祖逖自行招募兵员。
C.祖逖派遣参军殷乂去见张平,殷乂轻视张平,张平一怒之下杀死了殷乂,于是祖逖率军。进攻张平,一年多都未能攻克,就引诱张平的部将谢浮杀掉张平。
D.祖逖在军中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严格约束自己,待人宽厚,奖励发展农业,对新来归附的人进行安抚,不论亲疏贵贱一律以恩情礼遇相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赵固等互相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
(2)后赵有异谋,辄密以告,由是多所克获,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
14、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谈到“尊严”。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都需要“尊严”。关于“尊严”,你有哪些思考和认识?
请以“浅谈尊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