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文学史上的“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它们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源头。
B.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以楚地民歌的形式和方言声韵创作出的新诗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后世称之为“楚辞体”。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
C. 汉代成就最高的是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D.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和“七子”等。其中“三曹”指曹操、曹植和曹冲,他们的创作诗风柔丽,情调哀伤,这一特点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毋吾以也 ②加之以师旅
③宗庙之事,如会同 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娱乐不仅是欲望的宣泄,也是释放内心压力之后的心灵净化。
②应该说,娱乐是人们释放心理能量、缓解精神压力的正当甚至必要的需求,电影追求娱乐性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③但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宣泄”与“净化”的关系,到 20 世纪弗洛伊德论述“欲望的升华”,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虽然无罪但仍然要有度。
④随着媒介多样化对电影功能的分流,也随着全球电影观众越来越年轻化,电影里呈现出鲜明的娱乐倾向。
⑤娱乐不是对欲望的刺激和放大,而是对欲望的伦理驯服和社会化升华。
A. ②④③⑤①
B. ④②③①⑤
C. ②④③①⑤
D. ④②③⑤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①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②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③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④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⑤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⑥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A. ①⑤③⑥④② B. ①④②⑤③⑥ C. ④②⑤①③⑥ D. ④②③⑤⑥①
5、结合《沁园春·长沙》文意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激扬文字:是指激动昂扬的文字。
B.沉浮:本指起伏升降,常比喻社会或个人的起落盛衰。
C.峥嵘:指超乎寻常,不平凡。也指山势高峻突兀。
D.漫江:即满江。漫,遍布,充满。
6、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宋代士人,他们不仅是传统雅文学(诗、词、文)的主要作者,也是新兴俗文学(戏曲、白话小说)的重要参与者。从政治权力的分享、经济收入的分配、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来看,南宋士人的阶层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宋代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举社会,日趋完备的科举制度与宋代士人的命运关系极为密切。以是否科举入仕作为标准,可以将宋代士人大致分为仕进士大夫和科举失利或不事科举的士人两大阶层,或可概括为科举体制内士人和科举体制外士人两类。北宋的士大夫精英大都是集官僚、文人、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南宋士人中的一部分,也基本上继承了这一特征,但能在这三方面均达到极高地位如欧阳修、苏轼者,已不多见,贤如朱熹,主要身份乃是学者,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建树尚逊一筹。而到南宋中后期,士人阶层的分化。加剧大量游士、幕士、塾师、儒商、术士、相士、隐士所组成的江湖士人群体纷纷涌现,构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笔者三十多年前曾向钱钟书先生请教及此,他回信说:“江湖诗人之称,流行在《江湖诗集》之前,犹明末之职业山人。”明末山人,尤在江南一带,多如牛毛,袁宏道叹为“山人如蚊”。他们大都处于奔走漂泊、卖文为生的生存状态。钱先生这句话,敏锐地揭示出一个新型社会群体的产生及其历史承续与演化,职业性的“假山人”实乃“真江湖”,前后一脉相承。近年西方汉学家所讨论的中国“前近代知识分子共同体”命题,除了主要包括科举入仕的精英群体外,也应把这部分士人群体安置于适当的位置。这一阶层的古人,因政治权力的缩小、社会地位的下降、精英意识的淡薄,也导致了他们在文学取向上的巨大差异。
南宋士人社会角色的转型与分化,造成了整个文化的下移趋势波及文坛,即其主要力量转入了民间写作,“布衣终身”者纷纷登上文学舞台,这在南宋中后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能是历史的巧合,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大多在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前后去世,如陆游(1125-1210)、范成大(1126—1193)、杨万里(1127— 1206)、辛弃疾(1140— 1207)。此外,陈亮卒于1194年、朱熹卒于1200年、洪迈卒于 1202年、周必大卒于1204年、刘过卒于1206年、姜夔约卒于1209年。自此以后七十多年(几占南宋时期的一半)成为一个中小作家腾喧齐鸣而文学大家缺席的时代。文学成就的高度渐次低落,但其密度和广度却大蝠度上升。
宋代士人群体内部的层级分化,依违于科举体制而派生的两类文士,他们的自我角色认定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属于体制内的入仕作家,具有较强的社会承担精神与精英意识,在外来军事打击下所催生的国难意识,使他们深感民族存亡的沉重与沉痛,和战之争和党派之争交相纠葛,成为南宋政治关注的焦点;表现在文学领域,抗金、抗元是最为集中的主题,慷慨昂扬、悲愤勃郁的基调贯穿于南宋诗坛、词坛。这既为汉唐文学所未有,也为北宋文学所罕见。陆游的诗、辛弃疾的词,双峰并峙,是南宋文学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爱国主义的精神瑰宝。
属于体制外的不入仕作家,固然不乏表现时代重大主题的作品,宋元之交时期的遗民诗人就是如此。然而相对而言,他们大多对现实政治保持一定的疏离,秉持一种相对纯粹的文学观念,注重个人精神世界的经营,追求情感交流的新自由。他们已不太顾及文学“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儒家教化功能,纯为个人思想感情的抒写需要而写作,甚或变作干谒的手段、谋生的工具。江西诗派的中后期作家、“四灵”和江湖诗人群等,均属“民间写作”的范畴。元人黄潜曾感叹说:“呜呼!四民失其业久矣,而莫士为甚。”他对宋元以来士人中放弃科举本“业”之风的惊呼,表明了他对士人阶层急剧分化形势的不解与惊诧。其实,这是无法逆转的。
上述层级划分自然足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的。尤对士人个体而言,情况千变万化,一生中难免升沉顺逆,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每位作家的社会身份作出还一的鉴别和归类: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不入仕作家群也离不开入仕官僚的揄扬和支持,宣扬“四灵”的叶近,江湖派最大诗人刘克庄,均为上层官吏。作为大量江湖谒客的幕主,亦非主管官员不办。然而这一社会群体虽无法严格界定,却是有固定所指的实际存在,对其加以深入研究,对于把握与认识长达南宋文学史近二分之一时间里诗坛、词坛的下移趋势,实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王水照《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
【1】楔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的士大夫精英都是集官僚、文人、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南宋士人中的一部分,也基本上继承了这一特征。
B.在南宋中后期的文坛上,文学的主要力量转入了民间写作,导致“布衣终身”者纷纷登上文学舞台。
C.在作者看来,陆游的诗、辛弃疾的词,双峰并峙,是宋代文学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爱国主义的精神瑰宝。
D.南宋时期,江西诗派的中后期作家、“四灵”和江湖诗人群等,均属“民间写作”的范畴。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南宋中后期,士人阶层的分化加剧,江湖士人群体纷纷涌现,构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
B.第一段中加点词语“新型社会群体”“这部分士人群体”“这一阶层的士人”均指江湖士人群体。
C.南宋时期,属于体制外的不入仕作家,大都缺乏表现时代重大主题的作品。
D.南宋士人社会角色的转型与分化,造成了整个文化的下移趋势。文学成就的高度渐次低落,但其密度和广度却大幅度上升。
【3】南宋中后期,随着作家阶层的逐步分化,文学创作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请具体概括这一时期文人在创作上的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两次用桑叶来比喻女子,喻容颜亮丽的句子是“________”,喻容貌衰减的句子是“________”。
(2)陆游的《书愤》中表明自己大志落空、人已苍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子张》中,孔子弟子子夏认为只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仁德就在其中了。
8、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劝学》)
(2)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3)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___。(《师说》)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以秋、夏两季典型风物具体表现了西湖的清雅美好。
(2)《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词人在回首风雨历程时已经忘怀荣辱。超乎物外。
(3)《醉花阴》中“______,_____”两句。词人将自己和菊花相比。勾画了一位因相思而消瘦憔悴的清雅女子形象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年的繁华景象、英雄业绩已在风雨沧桑中一去不返了。
(5)《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宣言必辱相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_______”,而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劳。却位居自己之上。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烘托手法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刚出场时羞涩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5)(归园田居(其-)》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眼前而及回忆,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2、(题文)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
韩偓①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②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注)①韩偓(约842~923):晚唐五代诗人,为朱全忠所恶,闻朱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遂弃官南下湖南。这首诗即是其流寓湖南醴陵时所作。②燕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
【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梅花于寒冬盛开,春光灿烂时却已凋零,含惋惜之情。
B. “龙笛”一句借笛曲来写梅,歌咏梅花冰清玉洁、高雅脱俗之韵。
C. “燕钗”一句以美人来喻梅,表现梅花清丽飘逸、矜持绰约之态们。
D. 五六句写风雪肆虑,衬托出梅花傲然的气质和铁骨冰心的品格。
【2】(小题2)这首诗结尾两句提到了桃李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注]。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选自晋干宝《搜神记》)
[注] 城旦:秦汉时期的一种刑罚名。服四年兵役,夜里筑长城,白天防敌寇。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康王舍人韩凭 舍人:门客
B. 论为城旦 论:定罪
C. 以示左右 示:命令
D. 俄而凭乃自杀 俄而:不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语句全表现韩凭夫妻相亲相爱的一组是( )
①妻密遗凭书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③俄而凭乃自杀 ④妻遂自投台 ⑤王与之登台 ⑥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⑦又有鸳鸯雌雄各一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⑤⑥⑦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韩凭妻何氏以信誓爱,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B. 文章以鸳鸯鸟和相思树为衬托,突出了韩凭夫妻不畏强暴、坚贞不渝的爱情。
C. 韩凭和妻何氏是一对忠于爱情、誓死不屈的夫妻,何氏宁死也不愿做康王的妻子,最后被逼投台而死。
D. 文章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5】将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2)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黄文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百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在突发山洪中,黄文秀献出了年仅30岁的生命。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很多青年革命英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安全,放弃自救直至被烈火吞噬,年仅26岁。
材料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