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qiān)细   (xùn)菌   疏疏落落(lào)   步(dù)

B.脉脉(mài)     (hè)死 相形见(chù)     如(bì)

C.主簿(bó)       (xuè) (shī)酒临江     去(zhé)

D.(yù)帖     (qiǎo)然 (pínɡ)虚御风   (càn)头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B. 晋阳西山大佛,这座神秘的千年大佛,藏之名山六百余年,罕为人知,直到二十世纪九十代,才被世人知晓。

C. 去了20世纪的那种活力,许多获诺贝尔奖的作品,琐碎、啰唆得让人不忍卒读,琐碎似乎成为了文学的潮流。

D. 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山川相缪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长乐王回深父   或悟言一室之内

C.府吏见丁宁 举匏尊以相属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臣愿得谒之 芳菲菲其弥章   杯盘狼籍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为纪念戏剧大师梅兰芳而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梅兰芳弟子唱到动情处,想起恩师,不由长歌当哭

C.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给李克强总理写信,为了不耽误总理的宝贵时间,他特地用中文写信,并且尽量将信件写得短小精悍

D.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那儿只有黄土,不见平坦的塬地。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老乡们都清楚。我常想,要是那一座座黄土山都是谷堆、麦垛就好喽。破老汉总是笑笑说:那可就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

老汉姓白。陕北话里,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破老汉只带着七、八岁的留小儿过活。破老汉爱唱,可嗓子像破锣。大伙都说: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赶着牛出村,破老汉憋细了嗓子唱《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到大门口……赶着牛回村,破老汉用镢把挑起一捆柴,一路走一路唱: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

清明节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陕北的清明前后爱刮风,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窑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陕北的风俗,清明节家家都蒸白馍,再穷也要蒸几个。白馍被染得红红绿绿的,老乡管那叫子推,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看着我吃,不言语。临走时他说:唉!‘心儿’家不容易,离家远。”“心儿就是孩子的意思。

队里再开会时,队长提议让破老汉带着我喂牛。社员们都赞成:年轻后生家,不敢让腰腿作下病,好好价把咱的牛喂上!在那个地方,唯一能够代替人力的牛简直是宝贝。老乡让我喂牛,我心里很感动。

每天晚上,破老汉和我都要在饲养场上呆到十一二点,一遍遍给牛添草。留小儿跟在破老汉身边,寸步不离。她的小手绢里总包一把玉米粒,破老汉用牛吃剩下的草疙节打起一堆火,火光照亮了饲养场。留小儿把玉米埋在烧尽的草灰里,用树枝拨来拨去,地一响,爆出了一个玉米花。那是山里娃最好的零嘴儿。

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

真个是在窑里看电影?

不是窑,是电影院。

前回你说窑里。

噢,那是电视。一个方匣匣,和电影一样。

她歪着头想,大约想象不出,又问起别的。

啥时想吃肉,就吃?

嗯。

玄谎。

真的。

成天价想吃呢?

那就成天价吃。

这些话她问过好多次了,也知道我怎么回答,但还是问。

你说北京人都不爱吃白肉?

她觉得北京人不爱吃肥肉,很奇怪。北京的神秘,对她来说,不亚于那道银河。

山里的娃娃什么也解不开。破老汉说。老汉是见过世面的,他三七年就入了党,跟队伍一直打到广州。他常常讲起广州:霓虹灯成宿地点着,广州人连蛇也吃,到处是高楼,楼里有电梯……留小儿听得觉也不睡。我说:城里人也不懂得农村的事呢。

喂牛,活不重,就是熬人,夜里得起来好几趟。五更天给牛摔料,牛埋下头吃得香。我坐在牛槽边的青石板上能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不是看见全聚德的烤鸭,就是掉进了什刹海的冰窟窿。碰上下雨下雪,破老汉和我就躲进牛棚。牛棚里尽是粪尿,连打个盹的地方也没有。那时候我的腿和腰就总酸疼。

倒运的天!破老汉骂,然后对我说:北京够咋美,偏来这山沟沟里作什么嘛。

您那时候怎么没留在广州?

他瞪着眼睛愣半天。唉,毬毛擀不成个毡,山里人当不成个官。他说,我那阵儿要是不回来,这阵儿也住上洋楼了,也把警卫员带上了。山里人憨着咧,只要打罢了仗就回家,哪搭儿也不胜窑里好。毬!要不,我的留小儿这阵儿还愁穿不上个条绒袄儿?他说他给刘志丹抬过棺材,守过灵。说完,老汉唱起来: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乡亲们捎给我小米、绿豆、红枣儿、芝麻……我认出了一个小手绢包儿,我知道那里头准是玉米花。十年后,留小儿来了趟北京,她说这两年农村的生活好多了,一年还能吃好多回肉。

你爷爷还爱唱吗?我问。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咦?!谁说?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根据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节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座座黄土山”的奇想与破老汉带笑的接话,是以幽默的笔法呈现沉重的内涵,读来并不轻松。

B.适时地插入山歌也是这篇小说独特之处,作家借助山歌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

C.破老汉对新中国的建立有贡献,但革命胜利后他因恋家而放弃城市生活返乡,这说明他有很重的小农意识。

D.“我”是小说故事的见证者,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同时,“我”也是线索人物,使小说内容紧凑、集中。

【2】小说叙写了“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的情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本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人才彷徨之情。

(4)《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永遇乐》中辛弃疾提到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最后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声声慢》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能表现在琵琶女第三次演奏之后众人的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采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弟子们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2)人们做事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历代帝王在施政时大多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开宗明义,作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其中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指出要好好对待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波澜壮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江南春绝句》中“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和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中“________________,斜日寒林点暮鸦”,可谓声色相谐,彰显生机之美。

(2)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和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正是天人相安,诠释了孤独之美。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实乃时空相错,演绎穿越之美。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为喻,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中原乱: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②簪缨:当时官僚贵族佩戴的冠饰。③倩: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欢,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永遇乐”一样,是词牌名。

B.作者同古代文人一样“自古逢秋悲寂寥”,只不过各自“悲秋”的因素不一而足。

C.词的上阕中夕照“万里”及“大江”奔涌构成了一幅开阔庞大、明丽欢快的画面。

D.词的下阕作者在深深的痛苦中设问,足见作者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结合词句赏析“悲风”蕴含着作者怎样的“色彩”。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毕諴者,字存之,郓州须昌人也。少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端悫好古,交游不杂。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悰领度支,諴为巡官。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征还。諴入为户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历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势门子弟,鄙仓、驾二曹,居之者不悦。唯諴受命,恬然恭逊,口无异言,执政多之。后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项羌叛,屡扰河西。宣宗召学士对边事。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即用諴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等使。諴至军,遣使告喻叛徒,诸羌率化。又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石,省度支钱数百万。诏书嘉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移镇泽潞,充昭义节度使。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原近胡,九姓为乱,諴明赏罚,谨斥候,期年,诸部革心。其年,入为户部尚书,领度支。月馀,改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在相位三年,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十月以疾固辞位,诏守兵部尚书,以其本官同平章事,出镇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于镇,时年六十二。諴谨重,长于文学,尤精吏术。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请辞归乡,君子美之。

(节选自《旧唐书·毕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B.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C.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D.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擢第即及第、登第;进士擢第意为考中进士科。

B.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在本文中的意思为前者。

C.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左迁”“稍迁”“超迁”“再迁”等词,均有升迁之意。

D.卒,文中指大夫死亡。古代关于死亡有不同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毕諴年少孤贫,读书刻苦。他曾燃薪苦读,母亲极力阻止,他仍读书不止;长大后博通经史,诗歌也出类拔萃。

B.毕諴为人正直,不附权贵。他正直诚谨,有好古之风,不与杂乱之人交往;也不怕得罪当时权力炽盛的李德裕。

C.毕諴精于权变,左右逢源。对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这两个豪门鄙视的官职,他口无异言,认真履职,受到夸赞。

D.毕諴慷慨大方,洁身自好。在相位,用所得俸禄资助物资匮乏的宗族而不间断;同僚肆意违法,毕諴坚决不与之为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皇帝为何下诏书嘉奖毕諴,并任命他为加官检校工部尚书?请结合文本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节关于自我认知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各抒己见。

甲同学说,要把自己看成单数,因为每个人都那么独一无二;乙同学说,要把自己看成复数,因为离开了群体,你将一事无成。

以上说法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