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见燕使者咸阳宫
D. 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 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B. 只要 就 而况 甚至 而且
C. 只要 就 但是 特别 况且 D. 即使 也 而况 特别 况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的“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B. 毕礼而归之
C. 空以身膏草野 D. 且庸人尚羞之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的。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
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②君既若见录 见:看见。
5、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客有吹洞箫者 长余佩之陆离
C.为仲卿母所遣 不吾知其亦已兮
D.大王来何操 謇朝谇而夕替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高 手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下他来做帮手,帅子婉言谢绝了。
有个叫李土方的来找他鉴定古玩。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一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嘛用这么大力?”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
“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金鼎可以送给你。”
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这假玉玺的手艺倒是不错。”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对帅子的介绍交代了人物身份,照应了标题“高手”,同时也为故事结局帅子被骗埋下了伏笔。
B.李土方和帅子第一次交易,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可看出他对青铜酒杯的爱惜,而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则是认为青铜酒杯价值甚微。
C.帅子之前不买李土方的玉佩,别有用心,见到玉玺时手却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这一细节揭示了帅子贪婪又率真的一面。
D.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从小说开篇帅子贸然出师的暗示,从结尾大师对帅子急于自立门户、学艺不精的批评,可以推测李土方的出现其实是大师故意的安排。
【2】小说如何塑造李土方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帅子和李土方,你认为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常见的乡村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5)《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两句: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怨恨楚怀王荒唐,不了解自己心情的两句是 __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5)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其一》
(6)《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来写生命短暂和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世人等同生死和等同生命长短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古人观赏各种景物往往有收获的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4)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女》《诗经》)
(6)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俟君子。(《侍坐》)
(7)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8)赤也为之小,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9)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10)十旬休假,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了巨大响声的诗句
“ , ”。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特别出彩,其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一句是“ ,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1】“欲望休”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态和心情?
【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后来一些诗词如钱翊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在抒写感情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履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自非大臣欲倾侧而为私,则立法不当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神宗在藩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开封民避保甲,有截指断腕者,维言之,帝问安石,安石曰:“此固未可知,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今士大夫睹新政,尚或纷然惊异。况于二十万户百姓,固有蠢愚为人所惑动者,岂应为此遂不敢一有所为邪?”帝曰:“民言合而听之则胜,亦不可不畏也。”熙宁十月,彗出东方,诏求直言,及询政事之未协于民者。安石率同列疏言:“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岂无偶合。所传占书,又世所禁,誊写伪误,尤不可知。陛下盛德至善,岂须愚瞽复有所陈。”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B.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C.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D.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2】下列对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有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后安石当国”中的“当”指主持、掌握,与“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意思不同。
C.藩邸,指诸侯或藩王的宅邸,在本文当中具体是指神宗皇帝还未即位时所居住的府邸。
D.“固有蠢愚为人所惑动者,岂应为此遂不敢一有所为邪”,此句中三个“为”意思不同。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自幼喜欢读书,善写文章,长于旁征博引,曾向皇帝进献万言书,安石任职时施行的政策,大多依照万言书上的主张。
B.王安石原是楚地人,起初并不知名,后通过记室韩维的引荐,英才上达天听,最终引起英宗关注,被任命为江宁府知府。
C.当天有异象的时候,神宗下诏征求直言,王安石上疏说;“先王虽然有官方占卜的预言,但他所相信的仍是人为之事。”
D.王安石受到皇帝重用,官至宰相,任宰相期间,因发生旱灾引退,再次担任宰相,一年多后被罢免,他担任宰相总共八年。
【4】读了以上选段,你如何评价王安石,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5】请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
(2)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克服日军“扫荡”封锁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喊出了气壮山河口号:“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全旅官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硬是将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麦浪起伏的“陕北的好江南”,同时创造了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今天是否值得提倡?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